() 鑄造行業是一個團隊配合,手工作業頻繁的行業,而且鐵水質量、砂型質量都要嚴格控製,任何一個地方出錯,都會前功儘棄。
如果一個大型企業裡,有鑄造這個行業,那麼,不用看其他的,隻要看它的鑄造產品合格率,就大致可以知道這個企業的管理水平了。
礦機鑄造分廠關停的那一年,開爐日最高廢品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九十八!
沒法不關門了,弄出來的不是產品,簡直就是替彆人出廢鐵玩,賠不死才怪!
美美看完了鑄造車間,就不去看姚遠的其他車間了。
把一個停工許久,拿出廢品當工作的鑄造車間,改造成如此精密配合的生產單位,在美美看來,這都不是人可以做到的。
鑄造行業隻要控製住廢品率,利潤要遠遠大於機加行業。那麼多大型鑄造企業倒閉,被小作坊一樣的鄉企替代,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混亂,無法形成有效的團隊配合,無法控製廢品率。
她這個姐夫,肚子裡到底可以藏多少奇跡呢?
她把所有人都打發回辦公大樓,自己去老辦公樓裡找姚遠去了。
三個月內解決了礦機三千多人的吃飯問題,說說容易,真正乾起來,太艱難了。
姚遠除了堅持每天的吃飯時間,回家看看抗抗和孩子,其餘時間,就基本長在礦機了。他那麼迷戀抗抗,現在也隻能一個禮拜想方設法在家裡呆一晚上。有時候,半月才能顧上回去住一晚。
薑美美比他還厲害,直接就住在辦公室裡,連兒子都不要了,仨月下來,掉了二十斤肉,又變那個漂亮的薑美美了。
不抓緊時間不行啊。搞工廠,隻要不出產品,每一天都要往裡麵賠錢。美美製衣和抗抗服裝原來積攢的那點利潤,早就用完了。現在,每天都得從這兩個公司的盈利當中抽錢,來支援她礦機的這個部門,她看著都心疼。
姚遠雖然什麼也沒說,可如此花錢如流水,美美心裡自己就著急,她不靠在廠裡,又能有什麼辦法?
三個月,美美隻見了姚遠為數不多的幾麵,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廠裡。哪裡出現問題,哪裡進行不下去,她就得出現在哪裡,現場解決問題。
她就是這麼一種工作作風,也隻有如此拚命,才能讓這個落後而破敗的工廠,製造出自己的大型機械來。
美美來到姚遠的辦公室裡的時候,姚遠正把兩條大長腿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悠哉悠哉呢。
他隻管大事,大事完了,就放心把一切都交給手下做。這也是他的風格,從劉二趕那裡學來的平衡術。
生產上有馬友寶,利用職工製衡林清華和董雲。雖然馬友寶腦子沒那麼靈光,可架不住下邊有那麼多工人給他出主意呀。而且,從班組長到工段長、車間主任,基本都是工人自己遴選出來的,權力集中在這些人手裡,隻要不影響生產,出點小亂子他們就自行解決了,你讓他插手他也不插手。
你們自己解決不了問題我要你們乾什麼?讓我解決?好,我就會和稀泥,其餘不會,會也不乾。
綜合業務部有個杜鵑就行了,小丫頭對她忠心耿耿,他隻給她撐腰就行。
姚遠的原則就是,隻要對他忠心耿耿的人,無論對錯,他都盲目支持。
對他忠心就不會成心害他,就算偶爾出錯害了他,那也不是成心的。
如果總是出錯,那就證明杜鵑能力不行了,他就得把她給弄回來,再跟著自己,另換彆人去接管綜合部。
杜鵑本來就做事愛動腦筋,思維縝密,又跟他這些年,能力絕對不會有問題。
就是腦子有點問題,好好一漂亮大閨女,不去找和自己差不多的男人,非得沒事乾跟在他屁股後麵瞎攪和。
營銷部這裡,他把那幫業務員都培養差不多了,也讓他們自己玩去吧。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把你們最基本的東西教會了,剩下的就靠你們在實踐當中自己悟了。能悟多少算多少,悟不出來就去車間乾活去!
大廈集團的提成製,和其他公司是不一樣的。銷售主管不直接從產值裡提成,而是從自己下屬那裡提成。
也就是說,下屬跑來的活越多,主管的薪水才會越高。
你不好好管理你的下屬,幫著他們增加業務,你拿不到工資不說,我還要撤換你,換提成最高的那個人來替代你。你再當業務員,自己去辛苦跑業務去吧。
這樣一來,主管既要讓下屬多跑業務,又不敢偏向任何一個人,讓個彆人的業務量劇增。否則,很可能自己就會被高業務量的下屬給取代了。
這也是平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