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材料的熱處理,是一門複雜的學科。
特彆是進入七八十年代,隨著集成電路的迅速發展,和新材料不斷被發明出來,國外熱處理工藝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國外科技在迅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在搞內鬥,依舊采用四五十年代的技術,裹足不前。這就導致了我們在技術上拉大了與國外的差距。
由於姚遠的先知先覺,培養出了薑美美這一批具有現代管理意識的管理者,又提前透露了許多的關鍵構造和技術,礦機製造的大型工程機械,整體上其實並不落後。
隻要國內能夠做到的,和國外差距不大的製造技術和方法,礦機也都做到了最好。
隻是在細節上和需要更高科技的地方,不要說薑美美,就是姚遠也沒有任何辦法。
比如這熱處理技術,姚遠雖然上一世為了能救活礦機,詳細拆解和研究過國外的大型機械,可是也隻能看到表麵可以看到的構造和技術。人家對易損件如何進行熱處理,這種從表麵看不出來的東西,他就沒辦法學會了。
因此,礦機生產的大型工程機械,外表和構造看起來,和國外產品沒有多少區彆,但細節上就差人家很遠很遠了。
人家的易損件可以使用幾年都不用更換,而礦機生產的卻連幾個月都用不下來。
在這種對比之下,好多原先訂貨的公司,就要求退貨。就是不退貨,下一次訂貨,人家也不會再要礦機的產品,不夠給人家耽誤事的。
礦機的新產品,麵臨著夭折的危險。新產品夭折了,礦機和姚遠的大廈集團,恐怕也要因為前期向礦機投入過大,造成資不抵債的局麵,麵臨著破產。
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
這種情況,銷售部經理劉建就又應付不來了。人家那些大型著名公司,根本不可能給他這麼大的麵子。
姚遠不得不親自出馬了,厚著臉皮去找他那些叔叔的後代們,說儘了好話,人家才答應再給他一次機會。下一次交付的機械,如果還沒有任何改進,他們也沒有辦法。
他們不是不想支持民族工業,可是,你的東西老是不行,那得給國家造成多大的浪費呀!
姚遠從外麵回來,召集大型機械部所有高管開會,向他們交代目前礦機再次麵臨的嚴峻形勢。
他們隻有半年的時間。明年第二批產品交付的時候,如果還不能解決易損件的耐磨損問題,他們就再沒有任何機會了。
會議上,高管們紛紛發表意見,說來說去,問題回到原點上。國內金屬材料的材質和熱處理水平,決定了他們根本做不到國外產品的質量。這是硬傷,根本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
“做不到也得給我做到!”姚遠是真急眼了。一向以溫和著稱的姚總,有史以來第一次麵對高管們發飆。
“不管采取什麼措施,用什麼手段,明年的產品,必須達到客戶要求!”
他黑著臉,不再和高管們講理,高聲喊:“否則,我們就得完蛋!”
蔣衛東看看姚遠因為憤怒有些變形的臉龐,猶豫著說:“要不然,我們去買一台國外相似的機械,拆解開來,具體研究一下?”
看姚遠不表態,他就又試探著解釋說:“我知道,這種大型設備很貴。可是,可是我們在家裡閉門造車,實在是一點頭緒沒有……”
“買!”姚遠打斷他,直接說,“我們現在麵臨著生死存亡,隻能不惜代價!”
就這樣,國外的大型機械被買回來,在礦機的研究所裡被拆解。
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我們跟國外有多大的差距。
僅僅一個銷軸銷孔配合,就是完全不同的工藝。對於銷孔,國內的製造方法,是機體鑽孔後表麵滲碳淬火,銷軸則是高頻淬火。
而國外的機體孔,則是用特殊材料焊接後直接銑孔。
那層焊接上去的材料硬度很高,表麵光滑,耐磨程度遠遠大於國內熱處理工藝得到的材料性質。但人家到底是用什麼材料,用什麼方法焊接上去的,誰也弄不明白。
國內現在可以用的,大家能想到的辦法,隻有鑲硬質合金套做孔這個辦法。但硬質合金太脆,無法承受徑向力,很容易碎裂。
事情到了關鍵時候,姚遠不敢大意,再不能做甩手掌櫃的,也天天耗在研究所裡,親自指揮研究工作。
一台國外設備上百萬,拆了研究透了再裝起來,還可以賣出去,損失不大。但隻是憑借觀察人家的外部構造,很難知道內部材料的性質。這也是上一世姚遠沒有研究透這些材料的原因。
這一回,姚遠顧不上損失了,他下了決斷:“破壞掉,把材料取出來,去做化驗分析,一定得把關鍵技術給我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