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小組班前會,職工們都會針對這個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最終把有用的意見,彙總到張主任那裡去,再通過他轉達到薑美美那裡。
這個活動,為礦山機械集團的工業城建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也讓整個礦山機械集團,形成了一股節約風氣,多快好省地去工作和建設。
在這種風氣之下,姚遠就沒敢換轎車,他也得帶頭節約啊。你要求彆人節約鬨革命,自己不帶頭,說不過去吧?
不過他現在地位在那裡擺著,就算不坐轎車,也沒有人敢小瞧他。彆說他還開著個破車,就算他騎個自行車,彆人也隻能說他這是另一種美好風尚和品德,誰也不會說他冒傻氣。
這就好像有錢人戴個銅戒指,人家也認為是金的。窮人就是戴個鑽石的,人家也會認為是玻璃的一樣,財富在那兒擺著呢。
那個時代,學生們放了學,都是自己走著回家的,基本沒有接送的。隻是到了臨近高考的衝刺階段,家長們為了給孩子們節約時間用來休息,才會騎了自行車或者摩托車來學校門口等孩子。像姚遠這樣開個破車來接搖搖,已經很奢侈了。
能開轎車接送孩子的,基本都是乾部或者大老板。姚遠也不願意讓彆人認出自己來,更不願意讓搖搖的同學和老師知道她爸爸是誰。
所以,開個破車來接搖搖,彆人認不出他來,他反而覺得挺好。
他想著的,是儘量給孩子一個和普通孩子一樣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她從小沒有優越感,不養成大小姐脾氣,健康地成長。
他和抗抗,除了在聘請家庭教師輔導孩子學習,這唯一給孩子的特殊條件之外,其餘吃的穿的,也都是儘量不讓搖搖有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的地方。
無論搖搖還是媛媛,除了姚遠防備張建國報複的那段時間,讓保安接送她們上下學幾天以外,都是薑姨送她們上學。大了以後,就是她們自己背著書包,和同學們一起上下學了。學校裡,也很少有人知道,這倆閨女,是著名企業家姚大傻的閨女。
當然了,她們出去,會有保安偷偷跟著,她們卻不知道。
姚遠從學校裡把搖搖給接回來,進了自家住的北區二街,到那個明清小樓跟前,直接就從小樓中間的大門,開到院子裡去了。
自從建起大廈集團以後,這個明清小樓除了樓上住著幾個值班的保安,樓下就再沒有什麼用處。
原來姚遠還把不少自己收藏的古董字畫放在這裡,可隨著他的收藏越來越多,這裡早就放不下了。
於是,他在大廈集團的樓上專門弄了兩間房子,一間用來放古董字畫,一間用來放他收藏的各種名酒,這裡也就騰空了。
隨著事業越做越大,家裡的車也就越來越多。老舊的明清街道本就不寬敞,總不能把車都放在街道上吧?他就又把後街一套院子買下來,專門用來存放車輛。
可後街狹小,車開不進去,就隻能把前街明清小樓的大門加寬,中間形成一個走廊,兩邊分彆夾起來成了耳室。東邊耳室因為有上樓的樓梯,沒法住人,隻能放些工具雜物。西邊耳室就成了兩個保姆的住所。
車則從小樓下麵開到院子裡,再從這個院子開出去,橫穿過狹窄的後街,再開到後街對麵那個院子裡去。
姚遠把車開到住著的四合院裡停下,搖搖從車上下來,開後街門,待姚遠把車開出院子,再去關前街的大門。
姚遠開了車在後街院子裡停好,從車上拿了搖搖的書包,關後街院子門,進前街院子,再關院子後門。這時候,正好搖搖關了前街明清小樓的前後門回來。
父女兩人也不說話,一前一後進西邊的小樓。這時候已經過了晚上十點,北邊樓上薑姨她們大多都睡了,說話會吵醒她們。
樓下客廳裡,還亮著沙發邊上的一盞台燈。抗抗已經上樓去睡了,留著台燈,是怕父女倆回來,進屋太黑不方便。
姚遠雖然是這麼大的老板,不忙的時候,還是知道心疼媳婦,接送搖搖,管搖搖的學習,就都是他的。這比起現在那些沒多少本事,卻回家什麼也不乾,把所有家事都推給媳婦的人們,思想境界就高多了。
有些男人,婚前拚命討好媳婦,婚後以為萬事大吉了,就暴露了自己懶惰的本性,什麼都要媳婦來乾,認為自己在外麵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就該回來享受。
你辛苦,你媳婦也要上班,不一樣辛苦嗎?長此下去,她也會抱怨你,甚至怨恨你。等你發現,媳婦對你徹底失望,在外麵被懂得哄她的男人給勾引了去,你腦袋上已經長了青草的時候,你連後悔的機會都沒了。
搖搖在前麵進門,走到樓梯口那裡站下,開了樓梯口的燈,等著她爸。姚遠提了搖搖的書包,進門以後關門,去台燈那裡關燈,然後慢慢走向搖搖。
搖搖等她爸過來,就往樓梯上走,父女倆一前一後上樓。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