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民族之魂(2 / 2)

原來,這小丫頭早就知道她媽是做樣子給她姥姥看,故意不去阻攔。而且,這主意是她出的!

姚遠心裡還是很吃驚的。媛媛才十五歲,竟然能夠看穿他的計謀,而且還能幫著她媽出主意,豐富他的計謀。這份心機,他相信自己十五歲的時候,是根本做不到的。

看來,他的事業,當真是後繼有人了。不過,光有心機不成,還得把媛媛這份心機,給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這世界上,心機多的聰明人有的是啊,可真正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又有幾個人呢?關鍵還是心術不正,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張順才父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為得到礦機的權力,張順才可以說是心機算儘,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什麼原因?心術不正。

他昧著良心害死了姚虎夫婦,就算再怎麼狠毒,也會有良心不安的時候。當姚遠讓薑姨冒充廖淑芬,裝神弄鬼嚇他的時候,他很容易就會相信,真是廖淑芬的鬼魂來找他報仇來了,這才輕易就上了姚遠的當。

當抗抗再次扮作廖淑芬,出現在山上他眼前的時候,他仍舊會毫不猶豫地相信,那就是廖淑芬,連想其他可能的機會都沒有,最終被活活嚇死。

心術不正,乾了壞事,當時是風光了,可事後總要被自己的良心譴責,總要疑神疑鬼,心驚肉跳,最終被自己背負的良心債活活壓垮。

張建國也是這樣,總想些歪門邪道,雖然可以陡然而富,但最終不過是曇花一現。

所以,媛媛聰明,有心機,外表看著是好事,但必須得走正道,隻有這樣才能長久。

那句“富不過三代”的話,其實說的就是人有錢了,後代逐漸開始奢靡自私,不走正道乾壞事,慢慢的心術不正了,最終走向滅亡。

怎麼才能保證媛媛的心靈健康呢?還是得從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裡吸取營養啊。論語、史記、大學、中庸……姚遠的道德標準和做人準則,基本都來源於這些古代典籍。

姚遠已經決定,在暑假裡,開始把心思用在媛媛身上,教她學習古文了。

可這小丫頭唯一不像自己的一點,就是不喜歡古文和古董。她不喜歡,你逼著她學,她就會有辦法糊弄你。你還有其他好多事,總不能二十四小時盯著她,和她玩心眼兒。

看來,想讓媛媛學習古文,就得先讓她愛上古文。

自己是怎樣愛上古文的呢?姚遠就想。

記的,他是在高中的時候,偶爾從學校圖書館裡,找到了一本五十年代本的《唐宋散文精選》,又恰恰翻到了歐陽修的那篇《與高司諫書》,被歐陽修那文章中傳達出來的,那股凜然正氣所深深折服,從此愛上了古文。

那時候,他古文水平有限,歐陽修的文章,不憑借注釋和翻譯,他還不能完全弄明白。

可就是在那一年,懷著對歐陽修凜然正氣的深深崇拜,他通讀了當時能找到的,這位大家的所有散文。特彆是那篇《與高司諫書》,他可以順口背誦,至今不忘:

修頓首再拜,白司諫足下:……自足下為諫官來,……今者推其實跡而較之,然後決知足下非君子也!

……夫力所不敢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

……是直可欺當時之人,而不可欺後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懼後世之不可欺邪?況今之人未可欺也。

……

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麵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事爾。所可惜者,聖朝有事,諫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書在史冊,他日為朝廷羞者,足下也!……若猶以謂希文不賢而當逐,則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爾。願足下直攜此書於朝,使正予罪而誅之,使天下皆釋然知希文之當逐,亦諫臣之一也。

……

這位大家在受到牽連,自身難保的環境裡,猶敢慷慨陳詞,痛罵高姓諫官之無恥,勾言陷害範仲淹。姚遠至今背誦,仍是有字字璣珠又字字誅心的感覺。

這封信箋送出,倘高諫官拿到皇帝麵前,作者恐怕性命不保。可是,歐陽修為了正義,根本不會在乎自己的性命。

同樣,在那個燃情歲月裡的姚虎夫婦,為了正義,也不會考慮自己的性命。

在這些人眼裡,唯一存在的,隻有正義!

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魂啊!

高中時代的姚遠,每次誦讀這篇文章,都會被激動地熱淚盈眶。

姚遠決定,就從這篇《與高司諫書》開始,教導他的小丫頭媛媛。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