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唐人的榮光一(2 / 2)

他到了天竺之後,恰巧遇到了天竺發生了叛亂,戒日王短暫的統一了印度大部分地區之後,就暴斃了,然後大將軍阿羅那順發起了叛亂,直接廢除了王子,然後自己當了國王。

這時候的大唐乃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的,印度也是要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冊封,才能名正言順的統治國家的。

這時候的阿羅那順為了嫩剛剛掌握國家,於是就想要說合王玄策,然後讓他上書朝廷承認自己的統治。

王玄策怎麼肯,當即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他。

阿羅那順無奈,隻得囚禁了使者一行,並且將大唐給予的禮物都給搶走了。

王玄策怎麼肯就這樣認輸了,於是在戒日王的公主的配合下,掏了出來,然後到了尼泊爾這個地方去,他直接以大唐使臣的名義,發布了命令,調撥吐蕃一千兩百士卒,然後抽調尼泊爾七千士卒,然後帶著近萬大軍返回了天竺境內。

一麵大唐的戰旗豎了起來。

而阿羅那順麾下的兵卒見到大唐天兵殺來,自然是不知道這裡麵的士卒,實際上也就是隻有王玄策一人才是真正的唐人的,心氣儘喪之下,當即阿羅那順的百萬大軍被王玄策打得打敗。

王玄策更是一鼓作氣,連克天竺五百八十多城,直接陣斬阿羅那順麾下的精銳士卒上萬人,更是將對方的兩萬象兵,打得大敗,落水淹死者不儘其數。

不但是阿羅那順戰敗了,就連他自己也被王玄策俘虜,甚至還包括他的王妃、之女,大臣一共兩萬多人,都做了王玄策的階下囚。

王玄策隻身一人,平定了印度的叛亂,然後又是帶著自己俘虜的兩萬多阿羅那順的勢力首腦,直接返回長安獻俘。

整個朝野都轟動了。

但是因為王玄策的家族勢力太小,加上這時候大唐已經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西域。

因為這時候的天下第二大國正在西域躍躍欲試,想要挑戰大唐的威嚴。

而大唐因為西域的路程實在是太遠,使得隻能安排很少的兵卒防守西域。

再這樣的背景下,王玄策的功績,就被掩蓋了。

使得最後的曆史上,正史中關於王玄策隻身平定印度的記載很是少見,而王玄策本人,也是隻做了很小的官吏,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戰績,而一躍出人頭地。

王玄策的意願並不是自己成為頂尖的朝臣,而是因為他的一個老鄉傅奕已經看出了印度地區的局勢。

雖然吐蕃隻是派遣了一千兩百士卒,但是在戰後,實際上吐蕃可是在印度地區撈取了足夠的好處,甚至最後,更是將印度很多地區都收入了囊中。

原主的意願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能放任吐蕃這個與大唐若即若離更是時常爆發爭端的鄰居,在印度地區做大了!

是以,他才有了請求念零一,幫著他完成自己的心願的事情來。

念零一歎息一聲,此人倒也是一個難得的忠臣啊!

既然如此,自己還有什麼不願意的呢!

他當即就同意了。

實際上雖然念零一早已經不是當初那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女孩了,但是,他卻是知道實際上自己對於外交可是一竅不通的。

不過好在這時候的大唐可是天下最強的國家,甚至就在十幾年後,大唐更是以三千正卒,一萬多府兵,加上西域的一些地方其他勢力的輔軍,就大勝了波斯派來搶奪西域的百萬大軍,更是直接陣斬了十萬之數,從此一舉將波斯這個世上第二的王國,給買下了滅亡的伏筆。

有了強大的後盾支撐,念零一知道自己所作的隻需要強硬就好了!

念零一清醒過來,這才發現自己正騎在馬上,而身後不遠處就是雄偉的關門。

他已經帶著使臣出了大唐的邊關了。

麵前有一塊兩人多高的石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