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唐人的榮光二(2 / 2)

使臣紛紛跟著念零一的動作翻身上馬。

河西走廊實際上就是後世的寧夏等地方,這裡已經是出了河套地區,已經是到了戈壁灘交界地帶了。

這裡一年的降雨量很是稀少,使得大多數的地方實際上都是荒蕪的沙漠、戈壁的,一年四季就算是沒有風,也是黃沙漫天,一旦是起了風更是鋪天蓋地的全是沙塵。

就算是閉緊了嘴巴,等在外麵走一圈之後,牙齒裡就是咯咯吱吱的沙子,甚至鼻腔更是隨手一討就是豆大的黑鼻屎團子。

但是,因為有著一些河流以及泉水的存在,使得這裡實際上還是有著很多綠洲點綴在戈壁灘上,將荒蕪荒涼死寂的戈壁,給沾染了幾分生意。

而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生命走廊,使得這條地帶,在絲綢之路之後,便被成為了河西走廊。

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因為此地乃是絲綢之路上連接華夏與西域的唯一通道,因此,才有這走廊的說法。

雖然印度在南方,按理說是走華夏的江南,然後乘船走海上,繞過馬六甲然後在到達印度次大陸,應該是最好走的路線。

但是,因為這時候的海況實際上是沒有探查清楚的,一旦是遇到了風暴,讓船隊偏離了航線,那麼實際上就幾乎是再也回不來了。

是以,雖然走陸路很是艱難,更是費時許久,但是實際上走陸路前往印度,卻是當時最為保險的一條路。

莫說是印度了,就算是波斯、埃及、歐曼吧那邊,實際上也是走著陸路過去的。

念零一行人再次踏上了路程,沿途風沙肆虐,乾旱、缺水、缺少綠被的大地,就像是一張張開死亡巨口的怪獸,無時無刻的不在等著吞沒行人。

好在雖然沙漠上很是可怕,但是念零一一行卻是不用經過西域那裡,他們隻需要進入了吐蕃之後,然後再次順著一個隻有幾十裡寬的山道,然後進入了尼泊爾那邊,然後在繞道印度就可以了!

這時候因為吐蕃數次在大唐手上損兵折將,就連吐蕃的王,鬆讚乾布甚至數次向唐太宗發起了請求,希望能夠求娶大唐的公主,使得兩國的關係能夠正常下來。

這時候的吐蕃已經認識到自己麵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龐然大物,再加上鬆讚乾布這個人卻是深有謀略,使得他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應該是放在大唐以外的地方,不能在與大唐死磕。

要知道大唐收複了西域,使得吐蕃實際上已經是被三麵合圍了,若不是西域那邊實在是無法養育大軍,以唐太宗的英明,怕是早就發起了對於他的吐蕃的打擊。

鬆讚乾布這人乃是吐蕃少有的具有高深戰略目光之人,他求娶大唐的公主之後,就製定了與唐朝何解,稱臣以換來大唐不打吐蕃的諾言。

然後他一邊跟著大唐的指揮棒,征伐西域,卻是將吐蕃的注意力放在了印度上麵。

曆史上的吐蕃,在付出了少量的士卒,跟隨著王玄策解決了印度天竺的叛亂之後,出兵最大的尼泊爾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好處,反倒是出兵隻有一千人的吐蕃,獲得了最大的好處。

印度被吐蕃殖民了很長一段時間。

念零一一行人的到來,吐蕃上下卻是客氣的很,甚至各地的城主、王公,更是直接以下屬的禮節,來參見念零一一行人。

念零一不是當初的原主王玄策,自然是不會被吐蕃的表現給迷惑了。

實際上在原本的曆史中,正是這個此時執禮甚恭的藩屬,在大唐最艱難的時候,直接捅了大唐最狠的一刀子。

不但是占據了河西走廊,切斷了西域地區與大唐的聯係,使得留在西域的唐朝三千多兒郎,在堅守了六十多年之後,全軍覆沒,更是讓西域這一塊地方,徹底的脫離了華夏的懷抱。

就算是後來的英雄東歸、滿清先收複新疆、左宗棠再收複新疆,也是讓新疆的地域直接少了三分之二還要多!

要知道當年的西域,可是號稱縱橫上萬裡的。

念零一自然是知道,不但是因為吐蕃,使得西域那邊丟失了,就連大唐的都城長安,也被吐蕃大肆搶掠了一番。

這直接導致了大唐的威信,在藩臣麵前徹底的喪事殆儘,也奠定了大唐滅亡的鍥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