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唐人的榮光六(1 / 2)

() 作為一個頂尖的高僧,玄奘是聰慧的,他知道了朝廷的用意之後,怎敢在趟入朝堂。

當然,作為一個衣食不愁的高僧,玄奘也是不會背叛佛教的,既然是這樣,他隻有潛心研究佛法,翻譯經書了。

要知道不管是唐太宗李世民,還是武則天的第二任老公李治,實際上在玄奘每一次露頭張揚佛法的時候,都會給玄奘發去了邀請,請他入朝為官。

心中知道皇帝已經不能容忍他再次張揚佛法的玄奘,當即選擇了潛修。

他不在在眾人麵前出現,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將自己的西域之行,書寫了出來。

實際上西遊記中,是有著傅奕對於唐玄奘的詰問的。

隻是因為拍攝西遊記的導演,實際上是一個佛教徒,於是並沒有突出了這一個情節。

六十四回中,荊棘嶺上,唐僧與四個老頭搞了一場禪道辯論,聽完唐僧覺中覺了悟中悟,以至於悟實了牟尼手段的參禪之路。

拂雲叟也簡單介紹了他們的修仙之道,並無意間說了一段話,似這話不叩衝虛,你執持梵語。道也者,本安中國,反來求證西方。空費了草鞋,不知尋個什麼?

石獅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徹骨髓。忘本參禪,妄求佛果,都似我荊棘嶺葛藤謎語,蘿壯渾言。

此般君子,怎生接引?這等規模,如何印授?

必須要檢點見前麵目,靜中自有生涯。沒底竹籃汲水,無根鐵樹生花。靈寶峰頭牢著腳,歸來雅會上龍華。

這裡的拂雲叟實際上就是以傅奕作為原型的人物。

玄奘已經從印度返回來了,因此這時候的使臣一行,實際上是知道天竺的事物的。

當然,這一份消息,也就是三四年之前的事情了,已經過時了!

但是,使臣一行人不知道啊!

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原主在進入了天竺的時候,成為了階下囚,當然給帶給了原主人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

但是,既然是念零一知道了事情的經過,自然是不會再這樣繼續的。

他知道當初像吐蕃借兵的時候,作為一個擁兵幾十萬的王國,吐蕃竟然隻借給他一千兩百士卒,反倒是山區的尼泊爾還借出了七千士卒。

但是最後這吐蕃竟然是在印度地區占儘了好處!

甚至因為在印度地區得到了大量的支持,使得幾十年之後的安史之亂中,吐蕃竟然直接切斷了大唐與西域之間的聯係,占據了河西走廊。

然後在唐王朝借兵的時候,不但讓兵卒坐視大唐與叛軍之間的戰鬥,更是直接在大唐打勝了叛軍之後,在精疲力儘的時候,直接搶奪了長安城!

念零一眯了眯眼睛,既然是這樣,既然這吐蕃將要做的乃是損害大唐的利益,那麼自己就要下下手為強了!

至於怎麼做,念零一也沒有與使者一行人商議了,他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一切等到進入天竺境內的時候,才能夠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