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個心自然是好的,墨祥你覺著呢?”相對於愣住的墨祥一家四口,吃著粽子的墨大莊倒是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他知女兒素來是顧念舊情的人,是以淡定得很,將嘴裡的粽子吞進肚子後,緩緩轉過頭去看向墨祥。
墨祥用力地咽了好幾口口水,用力控製住有些顫抖的雙手:“我、我們今晚商量一下,明日再給柳兒你答複吧?”
“成,我們明日午後出發回長安,二叔二嬸決定後再給我們答複便是。”墨雲柳微微頷首,對墨祥的態度不置可否,機會她已經給了,至於要不要抓住那就是墨祥一家的事兒了,若人家自己都不樂意,強扭的瓜不甜,那就大可不必了。
吃過粽子後,墨祥本想領著家裡人回去吃,不再叨擾大房。墨大莊夫婦哪裡肯放人?把一家四口都留了下來。
晚飯墨大莊兄弟倆還有墨二叔都去了肖裡正家吃席,家裡便隻有兒子與女眷們。
吃完晚飯後,孩子們各自散了,隻有今日午後回了娘家一趟的何秀玉跟著婆母回到了正院,此刻坐在崔三娘下首,聽著婆母小聲的囑咐:“趕明兒墨陽跟青青兄妹倆許要一同跟你們去長安,這墨陽年歲也不小了,你做嫂子的就多幫著他物色物色,有合適的人家就托信兒回來,我與你嬸子再去長安相看。”
“是,媳婦都記下來了。”何秀玉也不問這是誰做的決定,隻淺笑著應下婆母的吩咐。
崔三娘交代了不少事兒後,又叫人拿著東西上來,遞給了何秀玉:“這是你公公前些日子買回來的燕窩,統共得了四盒,我勻你一盒,你在長安又要顧著家裡,又要顧著生意,瞧著人都累瘦了不少,平日裡可要多多進補才是。”
何秀玉接過被崔三娘打開的盒子,瞧著裡頭整齊排列的八盞雪白的燕窩,心口熱乎乎的,無聲地吸了吸鼻子,道:“多謝娘關心。”
“娘好生偏心,有好東西儘給嫂子留著,我還是不是您親生的了!”從前邊兒回來的墨雲柳笑吟吟地進來,見到何秀玉手裡捧著的燕窩,也不眼紅,隻是笑嘻嘻地打趣兒。
何秀玉卻有些不安:“要不我這都給柳兒吧?柳兒平日裡忙進忙出的,可比我需要進補呢!”
“你聽她促狹!”崔三娘瞪了眼笑嘻嘻的女兒:“你打前院兒來的?”想都不用想,指定是去見秦知允了!
雖然倆孩子定親以後,崔三娘秉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情,也不再轉牛角尖,她也曉得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自家閨女兒高攀了人秦知允,可這上趕著的樣兒總是失了女孩子的矜持不是?
“你啊你!打小就這樣,真是人救你一命,還把這輩子都搭上了!”
瞧著崔三娘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墨雲柳笑嘻嘻地依偎在她旁邊兒,道:“人古人都有言,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我這也沒錯呀!”
“還說學了規矩,我看你是越學越回去了!”崔三娘掐了她一把,又轉頭繼續與何秀玉說話:“老大家的,柳兒這孩子素來說話沒分寸的,在長安你這做大嫂的可得幫我好好看著她才是。”
被“委以重任”的何秀玉笑著含糊了聲,也不說什麼。
才想起大嫂今日是回娘家去了,墨雲柳坐直了身子問到:“對了,嫂子,我想起你不是還有個兄弟嘛!今年多大了?是在讀書還是作甚?”
“對,今年秋日就滿十五了,跟著爺爺在家讀書,也幫著種地,爺孫倆一處過著呢。”說起家中弟弟,何秀玉麵上的笑都淡了幾分,自己如今過著好日子,雖說手裡有銀子,那也都是婆家給的,隻敢稍微貼補些許,真要幫著娘家立起來,怕還是不行啊!
說句心裡話,何秀玉不是不羨慕崔家舅舅們,可她也聽丈夫說過,打小舅舅家幫著婆家做了多少苦力活,那是十幾二十年的情分!自己才嫁入墨家都不到三個月,哪裡能相提並論?
再者這門親事本就是自己高攀許多的,若是還死皮賴臉拖家帶口地吃婆家,何秀玉做人的自尊心不容許她做出這樣的事兒,是以一直都沒有提出過要婆家幫扶娘家的要求,隻想等自己將來做出點成績來,再慢慢幫弟弟立起那頭家罷了!
“左右二哥也要到長安去讀書,要不叫親家小舅子跟二哥一起到長安去讀書,多個讀書的伴兒也是好的?”墨雲柳今日一日都是直挺挺的腰此時早已塌了下來,白日裡那個端莊有禮的“大家閨秀”頓時便現了原形:“都在長安一處,就是辛苦嫂子要多管教一人了。”
何秀玉有些受寵若驚,第一反應就是要拒絕:“這到長安去讀書,得花多少銀子...”不是她不想,隻是若家中有餘錢,弟弟就不用連私塾都上不起,隻能在家中跟祖父一起讀書了,這鎮上的私塾都讀不起,就更彆說長安城中的官學了!
“嫂子既然願意,這事兒就這麼定了!”墨雲柳見何秀玉這般猶豫,便大手一揮:“這可是我們墨家這輩兒唯一的小舅子,哪裡能叫小舅子委屈了?小舅子人到就成,旁的事兒都不用嫂子操心!”
就這樣,何家小舅子何靈玉到長安官學讀書的事兒也定了下來。這一趟回家過個端午,又有不少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