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七,萬事皆宜。
謝小安半夜就起來了,她輕手輕腳的收拾好之後便去了大廚房,陸昭瑾回來得晚,謝小安的動作輕,並沒有吵醒他。
廚房裡燈火通明,留了兩個灶台給廚子做府裡主子的早膳,至於府裡的下人便和謝小安一樣,喝今日要施的粥,再加上兩個白麵饅頭便可解決。
下人見謝小安和他們吃的一樣,對於和平日差了幾分的早膳便沒有半點不滿,隻安心做事。
謝小安看著已經熬好放在一旁裝好的粥
,她讓人買了6666斤陳舊白米,一斤米大概能熬出五斤粥,不稀,甚至還稍微有一點濃稠,一碗足夠飽腹了。
去城南粥棚的時辰時她讓人去叫早早便吩咐過的府醫去大門口彙合,而她自己則是去了主院請錢氏出發。
一行人到了城南時,天色已經大亮,謝小安扶著錢氏下了馬車,她指揮著下人擺好矮桌,將粥桶放置在上麵。
城南這邊有個城門口,這也是謝小安選在這裡施粥的最主要原因,雖然也有些距離,但這是離國公府最近的一個城門口。
難民多聚集在這裡,此時見著謝小安一行人的舉動,已經有不少人圍了過來。
但是看到國公府站在一旁的護衛時又頓住了腳步,隻敢在一旁老實看著。
這些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謝小安將一切安置好之後扶著錢氏站在矮桌後麵的最中間,然後給六銀遞了個眼神。
六銀見狀提起手裡的銅鑼敲了三下。
“鐺鐺鐺!”
銅鑼洪亮的聲音傳了出去,更多的人聚了過來,見謝小安她們一行人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還有護衛,也不敢大聲嚷嚷,隻好奇的看著她們。
而且都是難民,餓得麵黃肌瘦的,也沒有興致熱鬨的議論。
謝小安見差不多了便開口道“各位好,我們是陸國公府的,聽聞父老鄉親遭受雪災,我們國公爺和夫人以及世子於心不忍,遂決定在此施粥,每人可領一碗粥。”
聽到此話難民的眼裡燃起了一絲亮光,又聽前方那個好看的小娘子開口道“這位是我們的國公夫人,夫人心地善良,今日親自在此施粥。”
錢氏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那目光中含著感激之色,她不禁笑了笑。
這時謝小安的聲音在身旁響起“各位,今日已經沒有下雪了,朝廷也已經在賑災,請各位燃起希望來,度過這段時日後將會重新迎來光明。”
錢氏聽著這清亮的聲音,不由感歎這謝小安確實不錯,辦事能力強,口才更是出色。
謝小安做最後的叮囑“各位請聽我說,接下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待會領了粥之後不要大口吞咽,以免噎到嗆到,記住了嗎?”
見難民或頷首或者低聲應答“知道了”之後謝小安宣布道“好了,請各位有序排隊,老弱婦孺優先,不得插隊,若是被我發現誰插隊或者搶彆人的糧食,那其便再領不到一點粥。”
說完之後謝小安看向錢氏,錢氏笑道“施粥開始!”
難民一哄而上,有些渾身臟汙的混混想排在老弱婦孺前麵,直接被管嬤嬤帶著護衛拎到了最後麵。
如此幾次下來,難民便有序的排好了隊伍,開始領粥,難民在看到碗裡的熱粥時不禁眼眶發熱,他們已經很久都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
這碗是大碗,粥也算濃稠,足夠一個成年人吃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