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忘解釋:“比如我租了一個倉庫,比如我用公司租了一個倉庫,但是我不用。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出國旅遊兩個月,我把這個信息告知蔣門,蔣門就可以在朋友家住兩個月。由於我們缺乏有效的整理數字數據能力,我認為我們很難抓到蔣門。”
一番話說的三人發呆。
劉文:他在說什麼?
趙霧:自己好像隻比他聰明一點點。
柳飛煙:果然。
劉文最先開口,問:“歹徒為什麼不挾持蔣門親屬詢問呢?”
袁忘解釋:“因為蔣門直係親屬一直在警方的監控中。”
柳飛煙道:“我雖然不是駭客,但是也熟悉計算機、電子與網絡知識,就由我來建立數據檔案,追蹤蔣門。但時間上不好說,也許今天就有結果,也許需要一些時間。”
劉文道:“可是袁忘的推測不一定是對的。”
柳飛煙點頭:“是,他的推測不一定對,但是目前他的推測最符合案件發展的情況。”
袁忘提出了幾個點。第一個點,為什麼撕票?第二個點,120萬保釋金從哪來。在兩個疑問基礎上,袁忘用蔣門實際資料將蔣門人物豐富起來,提出各種假設。進而排除假設。最後的結論可以解釋案件的幾個發展點。
柳飛煙腦海裡從袁忘的推理衍生,發現無論怎麼衍生,袁忘的推理更接近邏輯。自己衍生出來的推理,始終存在不合理的點。
柳飛煙對袁忘有了進一步立體的了解,袁忘是一個帶著佛係心態的人。遇事就事,不控盤,不控局,不預見,遇見問題解決問題。說難聽點就是拆東牆補西牆,至於東牆的未來,袁忘不做考慮。
柳飛煙補充:“資料不多,我未必能取得進展。”
趙霧若有所思:“王漬開獵人大會,警察聞風而動,必然會調派人員重新追擊蔣門。這組人員他們肯定握有之前監控的資料與數據……我在聯調局有朋友,我找他打聽打聽。”
柳飛煙驚訝問:“這案子也能打聽的?”且不說專案專辦,你朋友敢把資料告訴你?
趙霧:“試試吧,等我消息。”為什麼要自己創建數據庫?去‘拿’一個現成的數據庫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