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明當即采納了這套方案。
隻是環圈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極高,普通材料隻會被瞬間擊穿。
即便是超鈦合金也難以抵擋,發射不了幾枚便會嚴重磨損,迅速報廢。
甚至摩擦產生的上萬度高溫,就能讓很多材料融化。
曹駿稍微調整了他的方案,即在ρ管道的直線入射段,10公裡的長直線管道裡,注滿水,以一定的流速衝出,如同高壓輸水管一般,利用十公裡的水流,削弱水滴晶體一半以上的動能。
剩下的交給環圈風洞管道解決。
於是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衛明把管道建造了出來。
足足110公裡長、口徑八十公分、管壁厚達五十公分,使用耐高溫的超鎢合金材料的無縫管道——這樣的管道,可直接作為炮管,以每秒一發的速度發射五倍音速炮彈,打個十萬發不會報廢。
但它還是不太夠用。
衛明還在風洞管道的主要摩擦區,覆蓋一層薄薄的水滴晶體材料——衛明搜集了一圈,以報廢‘水滴1號’飛船為代價,這才收集了勉強夠用的水滴晶體材料。
因為除了水滴晶體本身,沒有任何材料頂得住如此劇烈的摩擦。
首發網址m.luoqiuww.
最後就是管道和設備的安裝,也耗費了長達一周的時間,地點依然設置在了千島水庫。
因為考慮到散熱的需要,ρ管道必須全部浸泡在冷水環境中,享受充分的冷卻,否則要不了一會,風洞管道的溫度會升高到五千度以上,接近太陽表麵的溫度,連岩石都能熔化,沒有冷卻環境怎麼行?
……
3月10日。
千島水庫。
次音速鼓風機安裝到位,可以開始工作。
衛明進入到岸邊一座小山中挖出的地下空間中。
他近前有一條原煤輸入傳送帶。
前方是口徑三十公分,長度達到三百米,空氣被不斷快速抽走的近似真空環境的管道,再過去才是十公裡長的高壓水管。
真空環境裝置,現在不需要了,因為衛明所處的地下空間,空氣被抽走了99.9%,也形成了近似真空的工作環境。
衛明是不得不穿上笨重的密封防護服,後麵拖著根尾巴一般的輸氣管,進入到地下空間工作。
原因無他,就是為了安全而已。
不做好防護工作,上萬公裡秒速的水滴晶體,直接打在水流之上,濺起的水花都可能殺死衛明。
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音爆巨響,能瞬間震聾耳朵。
將工作環境抽成真空,也是為了減小噪音的破壞力。
當然由於做不到絕對密封,工作環境還是會殘留少量空氣分子,但高速旋轉環境下,密度不同的物質會明顯分層,卻隻有碳元素會發生聚合、壓縮,最終合成為水滴晶體。
其它元素或許也能合成新的晶體,隻是目前還沒有發現。
體內的小黑已被提前釋放了出來。
開始製造引力旋渦,吸收煤炭,不斷的進行加速。
衛明精力高度集中,小心翼翼進行操作。
關注著最新型的水滴晶體,到底能成長到什麼程度。
如果超出想象的過於碩大,他寧願降低合成效率,也要提前射出。
黃豆大。
蠶豆大。
玻璃珠大。
冬棗大。
接近乒乓球大……夠了夠了,這個尺寸完全夠大了,怎麼還有略微增大的趨勢。
發射!
在其未達到‘成熟’狀態,衛明便像是燙手山芋般發射了出去。
轟~!
一聲巨響傳來。
腳下能感受到輕微但明顯的振動。
衛明沒有急著發射第二枚,而是過了一會,通過耳機詢問道:“怎麼樣,管道承受住了麼?”
“可以。”
耳機另一頭說道:“在承受範圍之內,可以繼續。”
“好,我要加大發射頻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