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1 / 2)

劉備看向漸行漸遠的鄭平,不由感慨:“竟是北海康成公之子,真乃奇士也!”

這時,關羽和張飛跟了上來。

“大哥,鄭都尉怎麼離開了?”關羽眯著丹鳳眼,頗有些疑惑。

“鄭先生之事,容後再議!”劉備微微斂容:“這次我們中了黃巾賊的埋伏,必有奸人通敵。”

雖然疑惑“鄭都尉”怎麼變成了“鄭先生”,但關羽和張飛識趣的沒有多問。

而奸人通敵,則讓關羽和張飛十分的惱怒。

關羽眼中飽含殺意:“大哥說得對,這次我們本來是去奇襲黃巾賊的營地的,卻被黃巾賊半道埋伏。若無奸人告密,黃巾賊怎麼可能提前部署?”

張飛大怒:“俺也是這般認為!怪不得前幾任縣尉都死了,敢情這其中還有貓膩。”

劉備閉眼靜思片刻,囑咐道:“雲長,你親自去趟平原,將此事告知陳相。另外,再向陳相打聽一個人。”

關羽點頭:“大哥想打聽誰?”

劉備看向鄭平離去的方向,語氣凝重:“北海康成公之子,鄭平!”

.....

另一邊。

鄭平辭彆劉備後,繼續踏上了返回高密縣的行程。

今日偶遇劉備,見識了劉備的權謀機變、待人接物以及當前誌向後,鄭平心中的熱血又漸漸沸騰了。

天下間的人傑,劉備絕對算得上一個。

起於微末,一生飄搖,在曹操占天時,孫權占地利的雙重壓力下,硬生生的拚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江山社稷,續漢四十三年。

跟大部分的士人一樣,鄭平一開始著眼的目光,都在袁紹、曹操等公卿身上。

倒不是鄭平不清楚史書的記載,而是鄭平依舊懷有史書記載可能跟穿越的這個世界有出入的想法。

畢竟史書隻能參考,不能偏執的認為那就是真實。

倘若能輔佐最強者,結束亂世就會更快。

如同西漢末年,劉秀一枝獨秀,二十八歲白手起家,三十一歲稱帝建立東漢,用十一年的時間就平定天下,結束了亂世。

因此鄭平才會在十六歲的時候出遊諸州郡,遍識天下雄才。

少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道聽途說可能是假,親身見聞方能定真。

但結果卻令鄭平心寒。

如史書記載的一般,優柔寡斷的袁紹、多疑成性的曹操、輕而無備的孫堅.....

沒有一個符合鄭平對明主的要求!

至於劉備……

雖然劉備符合鄭平對明主的要求,但命途多舛,前途未卜。

因此鄭平一開始並未去考慮劉備。

即便在劉備有求賢之意時,鄭平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給了劉備一個求賢的下限。

縣尉,是沒資格求賢的。

想求賢,至少得是縣令一級。

而且得是縣令,不是縣長!

縣滿萬戶者,其長官稱令,不滿者稱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