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人無近憂
第二天的賈東旭,卻是把當“孝子賢孫”這個詞給具現化了。
從早上一大早就等在易家門外,等著易中海一起上班,到廠裡後的各種伺候,都是讓易中海舒服的直想哼哼。
尼瑪,易中海收賈東旭為徒兩三年,今天才知道當師父這麼舒服。
易中海乾活的時候,賈東旭遞各種工具,學習也是認真,真有點那種小學生的樣子。
中午吃飯的時候,賈東旭包辦了所有,要不是易中海不願意,說不定賈東旭要把飯菜喂到易中海嘴裡。
再加上各種軟話奉承,搞的易中海真有點飄。
當然,這些都是旁枝末節,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
食堂裡麵也有改動,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一個廠子如果要擴建,食堂跟後勤肯定是最先的。
李辦事員現在是壓力最重的人。
這不像是集體企業擴建,那個是列好計劃表,然後按照計劃表上麵一樣一樣實現就完了。
現在什麼都不肯定。
按照李辦事員聽到的內部消息,也就是不管是贖買還是入股抓管理權(公私合營),都需要等半島那邊戰爭結束。
現在半島那邊形成了均勢,咱們不想打過去,洋鬼子沒能力打過來。
沒能力打過來很好理解,咱們不想打過去這話需要簡單解釋一下,畢竟把人家打疼,讓人家不敢隨便欺負咱們就夠了。
真把人家全部趕下海去,讓人家輸的底褲都沒了。
咱們多犧牲人不說,逼急了人家,說不定人家就會朝咱們扔雞蛋。
這玩意,人家有,咱們沒有,就是光挨打還不了手的事。
這種事,上麵有自己的考慮。
大勢已定,但具體什麼時候才能完結,誰都說不清楚。
說白了,主動權不是掌控在咱們手裡。
也就是為此,這個時候的工作組其實很尷尬。
想動吧,所有的資源都不在自己手裡。為了維護市麵穩定,有些手段就不能用。
但要是不準備吧,萬一明天結束,突然實行什麼事,一點準備沒有,對他們職場生涯也是個失敗。
之所以說李辦事員是壓力最大,就因為這個。
像是車間裡那些事,實際上來說,對婁半城並不是壞事。
讓手藝好,勤勞肯乾的工人多拿點工資,婁半城也是願意。
因為長遠來說,那些手藝好的人,能給廠裡創造更大的價值。
但李辦事員整的食堂跟後勤呢?
沒啥用。
畢竟是個輔助係統,食堂飯做的好吃,工人們也是會吃。
做的不好吃,工人還是會吃。
光李辦事員自己,根本沒辦法能得到婁半城的支持。
他梳理的那些食堂安全,供應鏈,在楊乾事乾的那些事麵前,真就是小事。
這個年頭,你不能指望每一個人都能看到後勤的重要性。?…。。
這方麵,彆說現在,就是以後也是如此。
大家隻會看到某一個公司從立項到投產隻用了幾天,創造了多少產值,多少技術達到了行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