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欠身施禮,眼睛掃了桌麵上一眼,見每樣菜基本上都是動過大半,這才鬆了一口氣。
本幫菜他倒不是不會,但那邊菜怎麼說呢,大多是重視食材本身的味道。
河鮮為主,這就讓何雨柱沒法發揮了。
臨時整出來的事,就算何雨柱再有本事,也是沒那個門路能找到合適的食材。
再者,估計婁半城自己都不太重視,不然也不可能選擇在廠子裡招待。
總的來說,何雨柱做的白切雞跟紅燒肉,這邊是吃了恰好隻剩一兩塊,其他北方菜,也是動了大半。
當然,這也跟何雨柱是求精不求多,進行了擺盤有關。
估計婁半城喊廚子過來,也跟這個有關係。
也就說那兩道菜的確是適合人家的口味。
不能把這些見過市麵的人跟普通人比。
這個時候哪怕就是水煮肉,給院裡哪家鄰居整一碗,也是能吃的乾乾淨淨。
這方麵,哪怕李辦事員他們現在也是如此。除非實在吃不下了,不然能不浪費,就不會浪費。
而婁半城跟這幾位客人,在這個時候還是要保證他們的上流人士氣質。
隻能說,這些人表現表錯了地方。
先是客人們對何雨柱的年齡與手藝表示了驚訝與讚歎,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也不是沒吃過好東西的。
但何雨柱這個年齡,在彆的地方可能上灶都困難,可何雨柱竟然都能做出來這個味了。
這肯定是誇讚。
這個時候的婁半城圓臉,中等個,帶副圓框眼鏡,一身合適得體的西裝。
這要在外麵看到了,肯定以為是某個留洋文化人士,很難想象這是四九城最大的商業大佬。
婁半城拿起手邊餐盤裡的毛巾在嘴邊輕拭了一下,卻是帶著點炫耀語氣介紹道:“可彆看小何師傅年紀小,人家手藝可是家傳。
其父何大清是譚家菜一係,小何師傅又學了川菜,據說魯菜也有一定造詣。”
何雨柱不是太習慣這種感覺,現在的他就像一件商品一樣。婁半城正介紹著這件商品的曆史淵源以及優點。
何雨柱不是太清楚,婁半城這樣就不怕邊上陪同的楊乾事起警惕之心?
這明顯就是說婁半城肯定是打聽過何雨柱嘛!
婁半城肯定不會打聽一個小廚子,也隻能說他是在打聽工作組的同時,摟草打兔子,順手調查了他一下。
何雨柱欠身笑道:“婁董您誇獎,我也就川菜能算入門,其他也就學了個皮毛。”
“海鮮會泡發吧?”婁半城隨口文道。
“跟著我爹學了一些。”何雨柱謙虛道。
“行,年前我準備召集四九城商賈,請楊乾事給大家解讀解讀咱們的政策。
家裡以前有些海鮮存貨,就交給你來泡發,你抽空去我家一趟,先試一下。”婁半城話語很隨便,對何雨柱並不重視。
他隻是詢問何雨柱會不會泡發,卻沒問何雨柱會不會料理,這就說明讓不讓何雨柱掌勺還是兩說的事情。
這就合理了。
要招待客人,打聽一下自家廚子的手藝,那誰也說不上什麼。
再說婁半城還給楊乾事送了一份大禮,婁半城能請的人,肯定是四九城有名有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