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何雨柱仍然沒有留在婁家吃晚飯,不過譚雅麗倒是給了何雨柱一條火腿,說是從南方過來的。
馬上要過年了,就當她這個當長輩的給晚輩的禮物。
一個說法而已,何雨柱也不是太介意,但聽著很舒服就是了。
雖然婁半城對何雨柱的幫忙也是給酬勞的,酬勞還不會太低。
但臨近過年,誰家還沒點東西要置辦?
特彆像是何家,原來全部指望著何雨柱一個人,雨水念念巴巴的就是今天這個小朋友買了新衣服,明天那個小朋友買了假花。
話語裡沒讓何雨柱買,但臉上那股羨慕,讓何雨柱想拒絕都開不了口。
關鍵是給她買了,雨水明明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還是裝模作樣的說道~她又沒想要,何雨柱犯不著亂花錢。
這種虛偽,何雨柱還得昧著良心誇她懂事。
之所以說原來,也就是現在的何雨柱不用在為這種事忙碌了。
在這個上麵,身在供銷社的郭磊終於顯示了他的重要作用。
天南海北的稀罕貨,隻要過年需要的,郭磊都是能搞得到。
郭家為郭磊買的那輛自行車,每天都是會裝回來一口袋東西。
一式兩份,郭家何家各一份。
郭家今年是團圓,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對於二兒子的大難而歸,郭父郭母是難過了一陣,但對比起其他英雄隻是一個小盒子回來的,或者隻是一份通知書回來的,卻又是很大的滿足。
能回來,就是最大的幸運。
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會考慮什麼愛國情懷,而隻會想著自己一家平平安安的事情。
所以對於郭磊的大手大腳,郭父郭母雖然嘮叨幾句,卻也並沒有反對。
至於何雨柱,他們就更不會管了。
在他們眼裡,何雨柱這個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花錢上麵實在是讓人心疼。
給自家花的還不算,現在的何雨柱還是每個月捐出二十多萬出去。
工作組給的補貼十二萬,何雨柱就從來沒有揣進口袋過,都是當場就捐了。
而每回領工資,街道那裡也是雷打不動的十萬。
這種捐法,作為長輩自然看的心疼。
但能花也能掙,何雨柱今年比起去年又是富裕了許多。
彆的不說,今年每個禮拜,至少有一桌私宴安排。
給報酬有多有少,也有人家給東西的,但算算價值,卻是沒低於過三萬一桌。
這還是何雨柱客氣了,畢竟都知道,現在的職場中人,都是吃穿住全包,但錢沒有太多。
所以對於幾個老客戶,何雨柱就是換東西為主。
比如說布匹什麼的。
換回來哪怕不用,以後也能用的上。
也就是因為有郭磊在供銷社,今年的過年采購,何雨柱真沒忙什麼。
每天接雨水的時候,要是有自家東西,就隨手帶回來。再按價丟幾個錢在郭家的桌麵上。
這個時候,郭父郭母才真正看清小兒子這個工作的厲害之處。
要不是顧忌著郭磊的名聲,光答應幾家大戶的稀罕貨采購,就能掙一筆小錢過一個肥年。
不是沒人跟郭家提,而是被郭磊以他在供銷社是閒人,沒有那個渠道拒絕了。
這也就是忽悠忽悠外人了。
郭磊再是閒職,他級彆待遇在那,真要跟哪個出車拉貨的司機說要幫忙帶點什麼,公家的車,公家的油,人家也犯不著拒絕。
無他,郭磊在供銷社乾的就是這個,安排車輛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