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意外,很多意外(1 / 2)

何雨柱這段時間就是個混子,不敢表現的太優秀。

總歸底子已經是打好了,也就是靠在了李乾事這邊。

這是何雨柱從來沒想過的,但事情就是如此,一步一步就走到了這地步。

就像是有吸鐵石似的,前世原本不對付的兩貨,卻是越處越舒服。

何雨柱對這個事都感覺相當意外,好像他重生以後,回到了軋鋼廠。每一回跟楊乾事的接觸,都是伴隨著楊乾事侵占他的利益,或者是他見證楊乾事不好的地方。

比如說那回楊乾事讓何雨柱跟學校老師對質。

再比如說,今年以來,何雨柱去婁半城家下了幾次廚,每一次客人都有楊乾事。

不管他們是為了工作還是私誼,總歸是不太好的事罷了。

關鍵這種事,每次都讓何雨柱見到了。

現在來說無所謂,但要是過兩年,軋鋼廠實行去婁半城化,那麼何雨柱搞不好就是楊乾事眼裡的眼中釘了。

但那種事肯定是躲不掉的,何雨柱除了不讓自己太飄,也就隻能提前投靠李乾事了。

何雨柱發現自己從來沒有了解這個時候的楊乾事。

上輩子他真正了解的楊乾事,應該是風雨之中,對他送花生米送酒感謝的楊廠長。

是大難之後,對他另眼相看的楊廠長。

而對於現在這個楊乾事,何雨柱可以說一點都不了解。

反而李乾事這貨,卻是什麼心眼都放在明麵上。

現在的李乾事,隻要對他有用,沒有什麼外心,他就能把何雨柱當成自己人。

一些小事,都是他替何雨柱擋著的。

這就是挺好的一個領導。

易中海在廠子公私合營前的摸排,竟然沒評上高級,這是何雨柱沒想到的。

何雨柱沒想到,是因為他沒關心過廠裡這幾個貨。

其實易中海是心裡早就有感覺了。

自從年前的那次脫臼後,年後易中海再上班,也不知道是心理因素,還是真就失去了手感。

總歸是廠裡安排下來的那些高等級工件,他做不了了。

一次兩次是意外,次數多了,也就有話傳出來,說是易中海自從摔傷後,手感就沒有了。

等到廠子的技術科組建了起來,進行摸排的時候,易中海嘗試了兩次,挑戰高精密度工件,可惜全部是失敗告終。

這讓易中海心裡拔涼拔涼的。

廠子裡一共出了三個六級鉗工,十多個五級鉗工,易中海都不是其中之一。

更讓他心裡拔涼的是,劉海中混到了一個六級。

當然,這些所謂的五級六級,都是廠裡的技術等級劃分。

還需要參加市裡的技術等級考核後,才有相匹配的待遇。

但人家至少有機會,而易中海連這個機會都沒有了。

易中海去年,還是跟一幫老師傅,在廠子裡指點江山。

而今年,他卻成了一名四級工。

關鍵問題是,易中海知道那些高精密工件的加工流程,他也自覺能做好。

但精密度就是達不到技術科的要求。

這玩意相當憋屈。

像是賈東旭混到一個初級工,這個還是郭大撇子在裡麵放水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