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巧雲以為聾老太太跟她們如此硬氣,是因為以前聾老太太跟她商議的緣故。
也就是等聾老太太死後,這棟房子交給她安排。
而易中海,心思根本就沒在上麵。
夫婦倆都沒想過,聾老太太現在這麼硬氣,可能是彆的原因。
對的,聾老太太的乾兒子小五又回來了。
不同於黃司令彆的乾兒子乾女兒,這個小五,小時候是伺候了聾老太太好久,關係與彆人不同。
說句不好聽的,聾老太太對易家,都沒對這個小五那麼親近。
在這個事情上麵,易中海師徒以及何雨柱都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他們都以為小五會半夜翻牆找聾老太太,但當時是當時,當時小五是匪,大白天不敢在人前顯露。
而現在的王五是民,不需要半夜偷偷摸摸的了。
聾老太太總有出去的時候,哪怕不出去,找個光屁股娃娃,一顆糖就能讓小孩子給聾老太太送個口信。
所以在大家都沒注意到的地方,回到四九城的王五已經跟聾老太太聯係上了。
聾老太太知道了王五改名換姓想過正經日子的想法,在她來說,以王五的能耐,要是想過正經日子,肯定是比易家兩口子可以信任。
對於以前那些事,聾老太太的認知還是解放前那套。也就是隻要王五當年沒當場抓到,那麼就說明他沒事了。
這種事,也是很正常。
按照常理來說,沒誰會盯著一個小人物追查到底。
王五是到了軋鋼廠,幾千人的軋鋼廠,躲個把人物,就跟大海藏針差不多。
王五一開始是提心吊膽了一陣,但事實證明他想多了,不論檔案還是戶籍,都是沒什麼人細察。
暫時來說,現在這個社會的確是這樣。
職場上人物,查的詳細一些。
文化人物,查的詳細一些。
單個的生意人,都查得比他們這些普通工人要詳細一些。
王五老老實實的,技術一般,又有原來的老工友給他證明,所以沒人盯著也就正常了。
但因為王五回來了,聾老太太的想法卻是改變了許多。
聾老太太想的,是給這個乾兒子找個媳婦,生個孫子,那跟她親兒子親孫子也就沒什麼區彆了。
所以在這個事上麵來說,聾老太太現在的想法已經完全改變了。
現在唯一煩憂的,也就是讓這個乾兒子在不引起注意的前提下,跟她搭上關係。
聾老太太不知道好幾家人盯著她這兒,她知道的隻有易中海,但對易中海她是不怎麼怕的,
現在唯一可擔憂的,也就是當初她在街道交代的關係就是家裡沒人了。
這不像那個叫秀兒的姑娘,也就是當年聾老太太想著忽悠何雨柱的所謂“孫女”。
那個是人家姑娘沒問題,所以聾老太太並不怕查。
而現在,聾老太太知道王五有問題,自然就不敢像以前那樣粗糙了。
也因為聾老太太警醒了,不然隻要王五光明正大的一進院子,聾老太太在院子裡的日子也就結束了。
再說賈東旭,半夜裡總歸沒得逞。秦淮茹惱火的並不是賈張氏回來後,夫妻生活不好過。
說白了,秦淮茹就不想賈張氏回這個家。
但不論基於孝道,還是因為什麼,秦淮茹這個話題,提都不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