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何雨柱上菜的時候,是一個熟人都沒碰到。
比如像是楊廠長這些,原本是婁半城這種宴席必請的。
但今天軋鋼廠領導層一個都沒過來。
說句實話,要不是李主任打招呼時,說婁半城請楊廠他們吃飯,連何雨柱都不一定過來。
這玩意說是牆倒眾人推也好,說那什麼也行,總歸是何雨柱現在就不願意靠這些人太近了。
後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何雨柱沒那麼潮,卻是知道現在人的記憶力不會比互聯網短暫。
像是現在跟婁家這些人走得太近,哪怕何雨柱能解釋清楚,但仍舊算是麻煩的事。
何雨柱都沒注意看婁半城的臉色,隻是聽他的腳步聲,就知道這位大佬的心情不是很好。
腳步卻是比以前沉重了很多,
客廳裡傳來婁半城含糊的訓斥聲,讓何雨柱想出去告辭都沒辦法。
這玩意,也是讓何雨柱開了眼界。
原來抱怨這玩意,不是一事無成的窮人才有。就算大佬,也有這種不開眼的場景。
也幸好,婁半城還是有點素質的。
雖然訓斥的聲音高了一些,卻是沒有長久。
隻是一會兒功夫,客廳裡又安靜的下來。
不一會兒,一陣急急忙忙的腳步聲傳來。
推開門的吱呀聲,卻是提醒著何雨柱該走的時候到了。
何雨柱起身,拎起布包,抬眼看去,卻見譚雅麗也是一副疲倦的神色。
譚雅麗看到何雨柱,眼見何雨
柱眼裡的關心神色,強撐出一抹微笑,卻是說道:“小何師傅,讓您久等了。”
何雨柱欠身說道:“婁夫人客氣,份內之事。”
譚雅麗邊遞紅包給何雨柱,邊低聲說道:“柱子,你又猜對了。”
何雨柱抬眼望去,卻連譚雅麗眼中的疲倦一掃而儘,雙眼閃亮的神色,隻有堅韌二字。
這玩意怎麼說呢?
何雨柱當年是說過,婁家想著再發展,再融入,是沒有出路的。
事實上,對婁半城這些商人而言,最好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而譚雅麗現在冒險說這番話,自然不光是確定何雨柱的言語正確。
她也在跟何雨柱傳遞著她下定決心的信念。
就像何大清走的時候,其實當時譚雅麗也可以冒險一起走。
但她當時沒走,一個是不確定外麵是否安全。
再就是擔心婁半城的報複。
最後一點,譚雅麗未曾說明,但何雨柱猜到一點,可能就是譚雅麗對婁半城,或者說對社會形勢還沒死心。
隻是今天這一番應酬,卻是讓她看清了婁半城,也看清了外麵對婁家的看法。
何雨柱告彆而出,今天的婁曉娥也感覺到了不對,在樓上根本就沒有下來。
這應該有譚雅麗的叮囑。
很多事情,普通人都得等到事情發生,才會知道事情的原委,按照輿論導向,知道誰好誰壞。
而何雨柱比其他人好的一點在於,他知道結果,然後現在看到很多事,就更清醒的發現,哦,原來問題出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