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母女的走,在四九城並未引起波浪。
一路順風,有著譚雅麗堂妹的安排,婁曉娥母女無驚無險的就到了港島。
首先第一個見的,就是譚雅麗的娘家人。
這方麵並沒有什麼可說的。
倒是見何大清的時候,何大清是交給譚雅麗一個賬本。
按照何大清說法,就是自從開店後,每天的收入以及大概的支出,他都記了下來。
肯定有誤差,但整個收支應該大差不差。
譚雅麗不動聲色,把賬本放下沒看,反而對著何大清問道:“何師父,雅麗母女何德何能,能得何家父子如此守護?”
何大清摸摸頭,卻是不好意思的說道:“不是因為譚家,也不是因為婁家,就是當年我出來時,答應柱子要守護婁小姐。
這個事不好毀諾。
現在我在港島生活還行,前段時間我新納的小妾給我生了個閨女。
我要是不幫兒子把事辦好,我怕百年以後,柱子會不給我供香火,柱子他娘也會收拾我。
按照柱子的猜測,等開國狂風暴雨後,接下來的就該是和風細雨了。
這兒是港島,不是四九城,總有一天,我還是要回家的。”
何大清這個人麵相陰測,按照相家所言,就是有梟雄之相。
譚雅麗剛才問的也就是這個意思,既然何大清一定要交給她一本賬本,關鍵這個事情並不是她交代的。
那就說明她安排管賬的自家人,肯定有什麼地方出了貓膩,而且這貓膩應該不小。
譚雅麗相信何大清,這不是說何大清真就可信。而是因為她相信何雨柱,所以才相信何大清。
譚雅麗點頭說道:“何師父,雅麗跟小女初來港島,人生地不熟。
一切經營,還需要您跟堂兄齊心合力。”
何大清憨厚一笑,聽話聽音,既然譚雅麗解釋說她是初來人生地不熟,也就是說等她熟悉了以後再解決這些事。
那麼他就放心了。
說白了,何大清就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他現在擁有的安逸生活,基礎還是譚雅麗的飯館。
他也想著有個精明能撐得住的老板。
這次遞賬本,說是試探也好,說是投誠也罷,總歸要是譚雅麗能撐得住,他就替譚雅麗把飯店經管起來。
獲得他該獲得的利益,以後回家,何雨柱也不會因為他在外麵收了兩媳婦,去他原配墓前告狀。
要是譚雅麗胡亂來,或者因為小利選擇內鬥,那麼何大清就會趁著還能動,趕快換下家。
不然等譚雅麗把飯店搞垮了,何大清連養媳婦跟小閨女的錢都沒有。
那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何大清又跟譚雅麗說了一些,現在給飯店撐腰的人跟勢力。總歸都是譚家老家在這邊混出來的黑白兩道。
這些話,有些是譚雅麗那個本家堂兄跟她說過的,有些是何大清自己觀察到的。
總歸何大清沒胡扯,沒瞎說。
在這個事上麵,何大清跟譚雅麗母女的利益是一致的。
再說婁半城那邊,為了保密,他從沒往家打過電話,也沒發過電報。
在他來說,現在譚雅麗在婁家位置越來越穩,他現在又在做大事,說不定能掙一輩子花不完的錢。
關鍵家裡的流動資金都被他帶了出來,而軋鋼廠那些固定資產,譚雅麗也是使喚不動。
不管於情於理,譚雅麗也不可能選擇背叛他。
沒丁點好處嘛!
婁半城了解人心,了解利益,了解人世間一切欲望與算計。
他恰恰不了解一個母親愛子女的心。
哪怕他為著港島婁家,也做著差不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