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十六 峪口夾擊戰吐渾 夫妻相逢洛河畔(1 / 2)

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4353 字 6個月前

太和山以南的渭北高原,溝壑縱橫,喬林連綿。清晨時分,太陽一出,霧靄飄散,隻是秋風吹來,已透出寒意,不禁讓人手腳卷縮。

一支上萬人的騎兵大隊繞過太和山,在溝壑間的驛道上沿著洛河向南疾進,吐穀渾的黑色旌旗連綿數裡,揚起的黃塵遠遠便可看到。吐穀渾右衛大將軍尼洛周策馬而進,心裡盤算著日落時分便可抵達京兆郡邊界的宜州地域,想到這裡,不由得又加了幾馬鞭。

兩個時辰後,正午時分,吐穀渾騎兵又向前突進了五十餘裡,來到了一處名為峪口的地方。此處是一條長約五裡、寬約一裡的長溝,兩邊皆是緩坡丘陵,翻過丘陵便是向南流去的洛河,一條驛道蜿蜒著從長溝中穿出,向京畿腹地延伸而去。

在前頭開道的先鋒官阿洛依折返回來,奔至軍旗處,翻身下馬,在尼洛周的坐騎前躬身稟報道:“大將軍,前麵道路變窄,是否將我軍分成前後兩隊,依次通過,以防不測?”

“我軍深入敵境,貴在速決,如此多疑,何時能夠抵達京兆郡?傳我的命令,縱隊變雙隊,急速通過此處。”

“是!”阿洛依調轉馬頭,揚鞭向前。

片刻之後,當阿洛依率領騎兵前隊繞過溝中的一處小彎,正加速向前時,突然看到前方約五百步遠處,密密麻麻地出現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衣甲整齊,刀槍鋥亮,仔細看時,人馬中的“唐”字旗幡煞是顯眼。阿洛依大驚失色,“籲”地一聲猛拉韁繩,令騎兵停止前進,一麵整隊待戰,一麵派人向尼洛周稟報。

聞訊而來的尼洛周在馬上撫鞍眺望,遠遠看見“李”字大纛下,一匹白馬上乘著一名紅巾黃帔,躬擐甲胄的女帥,身邊簇擁著幾名將軍。尼洛周見狀,不禁大笑,說道:“難道李唐朝廷的男人都死絕了嗎?”說罷,“唰”地彎刀出鞘,向身後的大隊騎兵命令道:“擋我吐穀渾者,有死無生,衝鋒——”

頓時,成百上千的騎兵山呼海嘯般地向唐軍撲去,馬蹄隆隆,塵土滾滾。

就在離對方軍陣兩百餘步時,吐穀渾騎兵聽到陣中“嗒嗒嗒”地弦響一片,頃刻間,對方的箭矢如同烏雲一般迎麵飛來,箭頭落下,吐穀渾人仰馬翻,囂塵蔽日。

吐穀渾騎兵執綹向前,並未減速,紛紛操起長弓,搭箭回射,支支利箭呼嘯著奔向唐軍。

軍陣最前方的一排士卒應聲倒下後,隻見唐軍陣中人頭晃動,隊列變換,幾百隻半人來高的虎紋鐵盾迅速移動到前排,相互倚靠,密密匝匝,立時形成了一道厚實的盾牆。

吐穀渾騎兵無所畏懼,揮舞著手中的月牙彎刀,咆哮著向前麵的盾牆衝去。眼看兩軍就要激烈相撞時,突然,從數百隻虎紋鐵盾的縫隙中“唰唰唰”地冒出千餘支數丈長、手腕粗的長矟,鋒閃寒光,刃利無比,筆直地對著迎麵衝來的騎兵。吐穀渾人驚愕間,正想拉韁住馬,誰知狂奔著的戰馬,已無法遏製,“嚓嚓嚓”地一片聲響後,百餘名騎兵連人帶馬被長矟洞穿,腸破肝裂,血霧彌漫。

尼洛周不顧傷亡,高奏號角,促隊猛進,後麵的騎兵踏著前麵同伴的屍首,猛衝唐軍的盾陣,彎刀碰長矟,戰馬撞鐵盾,火星飛濺,鮮血橫飛。

後麵跟進的吐穀渾騎兵一邊策馬馳騁,一邊仰弓放箭,道道弧線劃過半空,直落軍陣。盾牆後麵,缺少盾牌防禦的唐軍紛紛中箭倒地,翻滾抽搐。

眼看唐軍的盾牆支撐不力,在死傷數百人後,且戰且退,已出現了幾處缺口,重壓之下防線麵臨潰散,尼洛周喜不自勝,馬鞭一揚,命令身邊的騎兵傾巢而出,打算一鼓作氣擊垮盾陣。

就在這時,身後的長溝中突然傳來隆隆的馬蹄聲,驚愕間,尼洛周回頭顧望,隻見不遠處塵土宣揚,人喊馬嘶,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隊伍高舉“唐”字軍旗,沿著溝壑迅猛撲來。

看見形勢不妙,尼洛周連忙鳴金,意圖收回剛剛向前突奔的人馬,調頭對付後麵的唐軍,怎奈人馬混雜,聲音喧囂,隻有百餘騎聽聞金鳴,調轉馬頭,回身防禦。

一眨眼的功夫,後麵唐軍的大隊騎兵已經殺到眼前,剛剛馳回的吐穀渾騎手勢單力薄,在對方風卷殘雲般的衝擊下,紛紛中刀落馬,滾落於地。

正在前麵搏戰盾陣的吐穀渾騎兵,不知後麵發生了什麼事兒,正徘徊顧望,不知所措時,隻見唐軍的盾陣重新合攏,長矟林立,步步向前,如牆而進,驚恐混亂中,吐穀渾騎兵觸鋒而倒,你擁我擠,相互踐踏,死傷大半。

眼見唐軍兩麵夾擊,自己已無勝算且處境不妙,尼洛周一拉馬頭,帶著剩餘的人馬奮力衝上旁邊的丘陵緩坡,沿著洛河向北邊逃去。

唐軍也不追趕,隻是在長溝中頻頻拉弓發箭,將落在後麵的吐穀渾人又射倒一大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