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一零一 輾轉反側難入眠 提審細作知實情(1 / 2)

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4083 字 6個月前

陰雲掩月,明暗不定,萬籟俱寂,犬吠偶聞。

李三娘從軍營中返回金明城官衙時,已是子夜時分。

連日來,李三娘又是召集戰將,部署軍務,又是出入軍營,安撫敗兵,加之大病初愈,本已十分疲憊,此刻,躺在床榻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一會兒想到遠在百裡之外的夫君柴紹,一會兒想到胡木灘裡的勁敵稽胡,一會想到金明城中尚存的數千兵馬,一會又想到受傷休養的大將郝齊平…

思緒密匝匝,亂糟糟,象是一團裹纏在一起的麻線,毫無頭緒。李三娘在床榻上輾轉反側,睡意全無,索性起身來,抓了一件外袍,披在肩上,移步門邊,打算到院中去走走。

睡在外屋的鳳鳶聽到動靜,連忙從床榻上坐起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問道:“殿下,您起來了?有什麼吩咐嗎?”

李三娘擺擺手,輕聲說道:“沒事,我睡不著,想到外麵去透透氣,你睡吧。”

鳳鳶“嗯”了一塊,倒頭便睡,隨即傳來重重的呼吸聲。

李三娘走到床榻邊,伸手給鳳鳶掖了掖被角,看著這個酣然入睡的青年女子,淺淺地笑了笑--鳳鳶跟隨自已多年,昔日為霍公府的侍女,因太和山有功,如今已是八品奚官女使,對方雖名為屬下,卻情同姐妹,和巧珠一道,帶著墨綠及銀釧兒等侍女,照顧自已的飲食起居。

本想在長安找兩戶好人家,把鳳鳶和巧珠嫁出去,了卻自已的一柱心願,怎奈戰事頻頻,奔波於延州和京城之間,如今又征戰到這金明城裡,李三娘想到兩名女官年紀漸長,婚嫁之事卻一拖再拖,不禁有些惆悵,站在床榻旁,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一挽發髻,李三娘轉身走到門邊,“吱嘎”一聲,打開房門,隻見滿院星光,皎潔一片,夜風輕拂,樹影斑駁。

站在院落正中,李三娘仰起頭來,看了看璀璨如鑽的夜空,微風拂動,幾片陰雲緩緩飄過,掩住了月亮的光芒,雲層的邊緣被鍍上了一層銀邊兒,煞是明亮。

刹那間,李三娘感到孤寂無著,一顆心兒如從枝頭飄落而下的枯葉,不知所終--此刻,多麼希望夫君能在身邊啊!兩人攜手,低低私語,說說關中的往事,談談眼下的打算,一顰一笑之間,都是如此的愉悅快慰…

而現在,兩人相隔百裡,中間丘隴戈壁橫阻,勁敵強虜盤踞,彼此之間,音信不通,麵目不見,除了可以仰望同一盤明月之外,便隻有無儘的牽掛和濃濃的憂思。

李三娘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沉沉地吐了出來,低頭看著自已淡淡的影子,煢煢孑立之感再襲心頭--昔日太和山之戰,夫君被梁師都圍困在無名小丘上,生死未卜,岌岌可危,那一刻的無助之感,與今日何其相似啊!

然而,那時山上山下,兩營相望,皚皚白雪之中,猶可看到彼此的燈光與旗幡,孤寂之餘,在撲朔的光影中,也還有些許的慰籍;而今日,向北望去,不見一燈一火,隻有連綿的山丘和無邊無際的夜色。

城中隻有數千人馬,丘隴如何翻越,勁敵如何擊破,戈壁如何橫穿,兩軍何時相會…

想到這裡時,雖是盛夏之夜,然而李三娘心中卻冰涼如水,寒意陣陣。

遠處,醜時正刻的梆子聲劃破夜空,飄至耳畔,李三娘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旋踵轉身,朝屋裡走去。

……

一夜多夢,淺睡易醒,雞鳴三遍,曙光透亮。

第二日清晨,李三娘早早地便起身,盥洗完畢,剛喝完鳳鳶盛上來的一碗蓮子羹,便有親兵來報,說是城門守衛捉住了一個自黑石砭來的梁軍細作,已經押到官衙前堂了,等候審問。

李三娘稍一思量,點點頭,說了聲,“知道了,我這就過去。”

片刻,李三娘來到前堂,隻見馬三寶、秦蕊兒以及羅秋紅、申珂等將校早已端坐等候,一個農夫打扮的男子正跪在堂中,雙手反捆,垂頭喪氣,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手臂上淤血斑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