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以之天下,無萬事不移之法;但法製變更,絕不可操之過急。”
“無論儒法,可擇其優點而納,然而卻不可全權接納;縱有不合時宜之法,可慢慢修改,但絕不可貿然大改國策,有害而無益。”
“弟子知曉此理,老子有雲: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之事,戒急戒躁。”
“公子聰慧,這些道理公子都明白,隻希望公子時刻銘記於心。”
“弟子謹遵老師教誨。”
“公子可知為何自商君變法,大秦自弱國一躍可成為天下諸侯最強之國。”
嬴政回道:“商君確立了軍功爵製,重賞重罰,恩威並施之下自有勇夫。百姓人人敢戰,自然戰力強盛。”
“公子所言沒錯,但是為何其餘諸侯國不向大秦學習,一樣變法呢?”
中蒼接著問:“商君之法乃是堂皇之道,並非陰謀之道,一切都是擺在明麵上的;既然商君之法可以令國為之強盛,為何沒有人去學呢?”
嬴政笑道:“因為學不了。”
“其餘諸侯國,乃貴族治國,其關係盤根錯雜,新政損害貴族利益,必然難以推行。”
“大秦之前國力疲弱,向東,被關東諸國屢屢打壓;向西,又有西戎為患;大秦王室貴族都在一起,諸多貴族並未分散下去,相對來說大秦的貴族勢力並不強盛,朝堂可以強製的把政令推行下去,這才是根本。”
中蒼稱讚道:“小公子這是說到根兒上了,再好的製度實施不下去,也是毫無意義。”
“每次變法,必然要損害極多已經擁有利益的人,想要讓他們把這些利益吐出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牽扯極廣,要死很多人,一個不小心甚至引起國之內亂,法沒變成就已經先亡了國。”
“變法是為了強國,不是為了亡國,縱然看著國家逐步虛弱,被逐步蠶食,也徒之奈何。”
嬴政調侃笑道:“正是如此,人不能為了治病把自己殺了。”
中蒼哈哈一笑:“確實如此,公子可知商君變法的要點在何處?”
嬴政毫不猶豫,堅定概括道:“廢分封,設郡縣,廢井田,改阡陌。”
中蒼點頭認可,一臉讚歎:“是極,公子真天才也!每每都能抓住問題核心。”
又接著說道:“世人將商君變法,簡單概括為軍功爵製,實在是太小瞧商君了。”
中蒼深歎一口氣:“商君真乃天縱奇才,古今罕見!”
“立法豈是簡單之事?需要立足實際,整套律法更要環環相扣,並且是可良性發展的,否則隻會害人害己,誤國誤民。”
“不然即便可以強行推法,隻要不是可持續性發展下去的,便一定不能成功,一整套體質必須可以健康循環自己,如此方成。”
“公子剛才已經說過了,變法的前提便是可以把政令推行下去。”
“而這需要一套完善的官員體係,才能健康運轉。”
“因為大秦當初的諸多貴族勢力並不強盛,也沒有太多的分封,所以大秦才有足夠的土地用作基礎。”
“商君做的第一步就是先統一度量衡,隻有先統一了度量衡,然後才能土地改製,廢井田,開阡陌。”
“為何先統一大秦所有的度量衡?原先不隻是天下各國度量衡不同,便是分封的貴族,所使用的度量衡也不相同。”
“大家都知道度量衡統一才是最方便的,但是為什麼貴族都是用不同的量具?就是為了更好的盤剝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