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也再次慶幸,在子楚身上的奇貨可居也許可富貴數代,自己與嬴政乃是天然聯盟。
也自今日之後,呂不韋再不敢因嬴政年幼而有所小覷。
今日下學,嬴政送呂不韋走後,站在殿門遙遙望著呂不韋離去的背影。
‘這一世朕不會給你做錯事的機會,也希望你不要再做錯事。善始善終也算能成就千古佳話。’
次日冉宏一大早便來到了嬴政殿外。
今天確實沒人跟他爭了。
見了嬴政極其熱情,上前行禮:“拜見公子。”
嬴政見了冉宏也十分熱情,一絲不苟的拱手施禮:“見過博揚先生。”
嬴政請冉宏上座,冉宏推辭:“公子為君自當上座,臣豈可上座,此無君臣之理。”
嬴政笑道:“政如今說不上為君。博揚先生乃大王與父親之臣,非政之臣,在這學室,政與先生隻乃師徒之分,無君臣之彆,自然當博揚先生上座,請先生莫再推辭。”
冉宏心中激動:‘公子小小年紀竟如此謙遜之禮,日後若為君必賢德之人君也。’
然後不再推辭,行了一禮,坐了上座。脊背挺直,一絲不苟。
冉宏率先問道:“不知公子是否了解過我儒家之學?”
嬴政回道:“有所了解,曾讀過《論語》和《孟子》。”
冉宏心中一喜,問道:“此為我儒家根本典籍,不知公子讀過有何感想?。”
嬴政笑道:“政自從讀過《論語》和《孟子》,便對孔子和孟子兩位先賢極為欽佩。”
“若世人皆學孔子之仁,孟子之義,則天下大同,再無紛亂也。”
“《論語》和《孟子》教的乃是如何成為正人君子之道,此人之大道也。”
冉宏撫掌稱讚:“公子所言甚是,公子由此所感正是說明已經學到了我儒家真意啊。”
又試探問道:“公子也曾學過法家,不知對法家和儒家,如何看待其分彆。”
“在政看來,此二者非對立而存,實乃是可相輔相成。”
“政曾聽聞儒家大賢荀子所言:人性本惡,又讀《孟子》,孟子曰:人性本善。”
“為何兩位大賢對人之本性有如此大的差距?政曾深入思考過。”
“政認為,人性非善非惡,人之初,隻為活,要看後天生活的環境和教導,正如竹簡本無字,上麵的字都是人之書寫。”
“人之初便是這個空白的竹簡,具體會寫上什麼字,還是要看受到了怎樣的教導。”
“如今天下紛亂,大爭之世,天下人為求活,亦不得不做些惡事,這種情況,若僅以君子之道相教,百姓生存不易,自然少有人學習並真正實踐君子之道。”
“也正是天下紛爭,人心紛亂,方需法家嚴刑峻法束縛人心之惡念,隻有天下走上正軌以後,才能施行教化聖人之道,君子之行。”
“管子有言:倉稟實而知禮儀。這話政也是極其認可的。”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君子,成為君子的道路上需要太多的磨礪與堅持。”
“但這前提是要先活下去,君子自然可以舍生而取義,但是在大多數人成為君子之前,就因為迫在眉睫的生存問題而走上邪路,亦或為之身死。”
“在教化百姓成為君子之前,不應該用君子的標準要求他們。”
冉宏很是驚異,想不到嬴政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深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