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魯問》有言:公輸子謂子墨子曰:吾未得見之時,我欲得宋。自我得見之後,予我宋而不義,我不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見之時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見子之後,予子宋而不義,子弗為,是我予子宋也。子務為義,翟又將予子天下。”
“《墨子》中從未貶低過公輸子,還稱讚公輸子之義,果有內情啊。”
讚歎道:“公輸子不惜壞了自己千古名聲,也成全了好友,不壞仁義,真君子也。”
又問道:“那後來兩家相爭,怕也是因為此事吧?因為名?”
公輸仇讚道:“公子天慧,一語中的。”
“惠王不愧是一代雄君,墨子如此阻他,他也惜才,願意予墨子高官厚祿請他留在楚國,隻是終究政見不合,墨子不願留在楚國朝堂。”
“但是祖師爺公輸子就不太好了,祖師爺心中對楚王有愧,請辭離開。”
“這件事也就成了一件秘密,祖師爺自然巴不得所有人都不知道其中內情,而墨子也知道乾係重大,從來閉口不提。”
“兩人分彆後,墨子奔波天下推廣自己的思想,收徒無數,遍布天下,比鬥內因隻有二人知曉,其門下弟子也不清楚。”
“墨家人員眾多,又都對墨子視若神靈,他們不知內情,此事內情又不能宣揚,在他們看來,墨子救宋以一己之力逼迫楚王放棄攻宋,更是在機關一道上戰勝天下第一的公輸子,乃是極其榮耀之事。”
“遊俠本就好名,此等仁義之事,自然值得大加宣揚,當然,公輸家就成了墨家聲望更盛的踏腳石。”
“長久下去,墨家一些門下弟子為了推崇墨子,也是經常拿出此事炫耀。公輸家自是不服,慢慢就有了一些矛盾,礙於祖師爺和墨子的交情,剛開始還有的克製,直到後來公輸家不願再忍,動了狠手,當然,墨俠也不是吃虧的人,後來墨家也動了狠手。”
“事情是越鬨越大的,一開始隻是普通弟子口角,再後來演變成了打鬥,祖師爺和墨子才知道。”
“知道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兩邊都打出了真火,事情就不好解決了。”
“重點是,裡麵的內情還不能說,不能說就解釋不清,解釋不清,事情就了結不了。即便是兩家祖師爺三令五申,再三勸阻,摩擦也一直不斷。”
“我公輸家一向團結,但是墨家也是團結。”
“直到,發生了一件大事,墨家有墨俠下了殺手,殺了祖師爺公輸子的一個兒子。”
“祖師爺公輸子自然悲憤不已。”
嬴政點頭:“此事確是墨家理虧,公輸子為了仁義之舉自願丟了麵子也丟了裡子,兒子還為此事而亡,代價太沉重了。”
“但是這事墨子會給個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