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章收入米,畝產九千斤(2 / 2)

平均每畝地裡都能分到好幾個人呢。

不過自然是不能每畝地幾個人這樣去收的。

宋陽將大家組織了起來,然後按照田畝的號數,再把官兵們跟村民們都組織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組,每個小組由幾個部份組成。

比如掰玉米的在前麵掰,他們就隻負責將玉米從杆子上掰下來,然後負責搬運的就上前將這些玉米接住,運回村裡的曬場上。

等這些人走完之後,再由下一組人持鐮刀將玉米杆子從根底砍斷,再交由後麵的人將其紮成捆。

這些玉米杆子,不論是用來喂養牛馬還是用來引火當柴燒都是極好的。

正所謂,人多的力量大,隨著這些人的深處,一畝田一畝田的玉米棒子被搬運工送了回來,每一畝每一畝的玉米棒子都堆在一起,然後就馬上有人將它們進行稱重。

宋陽就守在廣場上,看到第一畝棒子被收了回來,然後進行了稱重。

這些玉米都是在杆子上都曬得差不多的乾包,不過還不是特彆乾,脫粒之後還得曬。

“一百一十二斤。”

“一百二十五斤。”

“一百零八斤。”

被打包好了的玉米棒子被一個個的過稱,然後有好幾個記錄的會計將它們統計在冊,方便等一下統一彙算,隻要他們幾個都沒有出錯,這玉米的稱重便是準確的。

四周圍滿了人,李乘風,李飛龍,唐士龍,高永敢,劉昌年,鄧元東他們這些人都在現場,緊張的盯著稱重的人員,連大太陽都顧不得了。

很快,三個會計紛紛用算盤統算完了他們手裡的數據,然後紛紛報出來了相同的數字。

“八千七百五十四斤!”

這個數字一出,四周的人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來了。

大家這些日子以來對於棒子跟淨玉米粒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嚴謹的重量比例了,大約是四比六。

就是說,玉米芯占比重大約六成,玉米粒大約重四成。

八千七百多斤,算四成的話便是三千五百斤的淨玉米上下。

很快,第二畝地的玉米也稱重完成。

經過核算,三個會計得出了相同的數額。

“九千零五十八斤。”這個重量更足,聽得大家震驚無比,不多時,又爆發出了響亮的熱烈的歡呼聲。

“三千五百斤啊!天啦,這真是神仙賜下的仙糧吧?”

“我的天啦,足足比咱們現在的糧食高了三千多斤,有這種糧食咱們老百姓以後肯定不會再餓著了。”

“老天爺,老天爺啊,您總算是開了眼了。”

“太好了,太好了啊,之前以為是吹牛的,認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會有畝產一千斤以上的糧食,沒想到啊,居然不是一千斤,而是三千多斤,太厲害了!”

“宋捕頭到底是從哪兒弄到這麼厲害的糧食啊?這也太強了。”

老百姓們欣喜若狂,有了這種糧食的話,以後他們就再也不會挨餓了。

一畝地之前他們才產三百斤,交了稅,都快活不下來了。

但是現在,如果是有三千斤的糧食種下的話,那麼交了稅,他們都還可以有比往年多十幾二十倍的糧食。

打個比方,比如一家人有個三畝產,以前最多產個九百斤,交了人頭稅,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

可是現在,三畝地,最少能產個九千斤甚至是一萬斤,就算是地沒有宋陽家的好,確一半,也能有四五千斤,交個幾百斤的稅,還剩下四五千斤,他們也是根本就吃不完的!

一年,兩年,三年,最多三年,大家都會由貧農變得富農的,到時候,幸福的美好生活不就妥妥的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