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吏部考核,歐陽倫獲得上等?(2 / 2)

“朕想了一下,毛驤信中所言目前還隻是猜測,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如此急著辦,容易引起邊疆混亂,讓韃靼、瓦剌有機可乘!”朱元璋嘀咕道。

嗯!?

蔣瓛一驚。

這可不像是陛下的風格啊!過去但凡有點風聲,那都是直接抓起來審訊,認罪之後立馬就殺了,殺伐果斷從不拖泥帶水,這次居然猶豫起來,還主動找理由!?

朱元璋再想了想,擺擺手,“還是先讓毛驤繼續查,有證據後報上來。”

“是!”蔣瓛拱手。

陛下果然改變主意了,這駙馬歐陽倫不簡單啊!難怪讓親衛都指揮使毛驤親自在開平縣調查。

“朕之前讓你調查開平縣這三年來的情況,可有結果了?”朱元璋繼續問道。

蔣瓛拱手道“回陛下,屬下去了趟戶部,將開平縣近三年的各項數據都看了一遍,並未發現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不過開平縣最近幾年的荒地開墾、稅負這些都是逐年上漲的,但從數據上來看,歐陽倫是個不錯的官員!”

“對了,今年是歐陽倫任開平縣縣令第三年,已達三年考滿之日,戶部按照“六事”考核,即學校、田野、戶口、賦役、訟獄、盜賊,歐陽倫皆稱職,按照慣例應該升職....”

霍!

這家夥居然還得稱職!

這讓朱元璋有些意外。

為了維護大明的長期統治,朱元璋建國伊始便吸取前代教訓,製定了比較係統、更加完備的文官考核獎勵製度,以此對文官集團進行監控,加強皇帝的全力。

建國的時候,朱元璋經常與文官們,

探討元統治的經驗和教訓,認為元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其統治後期文官隊伍龐雜冗濫中央、地方機構重疊,遇事互相推托,辦事效率極其低下,更嚴重的是仕風不正,貪汙納賄成風。

朱元璋堅定認為元朝的覆滅與奸臣亂政有很大關係,若不使大明王朝重蹈覆轍,要達到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就迫切需要製定合理的文官考核與獎懲製度,加強對文官集團的管理和約束,以此達到吏治的清明。

洪武元年,朱元璋便命中書省,要求各府州縣官,著手製定文官考核製度。洪武二年,朱元璋便下詔,要求府州縣文官三年任滿時,到吏部接受考核核其賢否而黜陟之,主要針對的是地方官。

吏部依據三年來地方主官的功過分為稱職、平常、不稱職,即為上、中、下三等,稱職者擢升官職,平常者維持原來官職,不稱職者進行降黜。

所以獲得“稱職”這一評價,就說明起為官屬於上等!

朱元璋再次回憶起他去開平縣的場景,若是按照“六事”考核的話,即學校、田野、戶口、賦役、訟獄、盜賊,平坦的水泥路、百姓安居樂業、和諧祥和、市場活躍....

這小子評個“稱職”還真是一點不為過。

哎,那是吏部並不知道歐陽倫這小子有多貪。

或許這就是有能力的貪官!

忽然,朱元璋突然有些好奇,歐陽倫如此能乾,開平縣上交的稅賦應該有很多,於是便開口問道“你可知歐陽倫主政開平縣這三年,開平縣的稅賦翻了幾番?”

“幾番?”蔣瓛被朱元璋問的這個問題,懵了。

“難道不是幾番,而是幾十番?”朱元璋也懵了,不過他在開平縣看到的情況,幾十番也不是沒有可能。

蔣瓛有些尷尬道“回陛下,屬下察覺吏部、戶部資料,歐陽倫主政開平縣第一年,秋糧、夏稅以及其他稅錢合計白銀五千六百三十二兩,第二年稅錢合計為五千七百兩,第三年稅錢合計為五千八百兩。”

“等等。”朱元璋愣了愣,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說開平縣一年的稅錢隻有五千六百三十二兩???”

“對呀!”蔣瓛繼續道“陛下,屬下查過,這開平縣屬於邊陲縣,經濟不發達,五千兩屬於正常情況。”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暗道你要是去看看開平縣就不會這樣說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