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摸摸身上剩下的銀錢,住客棧是不夠了,有一天沒兩天的,太不保險,能夠不要錢的地方,在這個時代隻有三個一是自投羅網,找個紈絝子弟混個地方住,雖然她絕對可以逃脫,可這種方法犧牲太大,所以排除;二是找個寺廟,編一大堆身世淒慘的謊言,求的憐憫同情,好尋個落腳處,不過嘛……她天生討厭和尚和佛教,所以也排除;至於最後一個,儘管讓她也有些難以接受,倒也不是無可為之,那就選它好了!

這麼想著,徽音不再猶豫,毅然去成衣店,用身上所有的銀錢換了一身漢裝,嫋嫋婷婷地自店門跨出時,順手將麻布衣衫丟給門邊的乞丐,並問清楚了外國傳教士的教堂所在地,便直奔而去了。其實麻布破衣她不是嫌棄,想起小時候經曆生死考驗的時候,比那還不如的東西她都上過身,但是現在不行了,司馬家勢大如天,所吃所用哪件不是精品,她自14歲後就無比講究,非名

牌不用,非高檔麵料不看,彆說其他的東西了。

這不是說她毛病太多,而是……有那樣的家族,既然她付出了義務,為什麼不享受它帶來的權利呢?權利與義務,在這世上本就是相輔相成的東西,更何況司馬家的東西,她可是打心眼裡一點都不願意省!

按照乞丐指明的路線,她走到了一幢宅子前,仔細看了此宅的外觀,回憶起曆史中的記載,這應該就是法國傳教士白晉進獻金雞納霜後,康熙賜給傳教士的那幢吧,果然是最大最方便的。想到她將要麵對法國人,仿佛是條件反射一般的,那眉就不由自主蹙了起來。

說實話,她討厭法國人,儘管她學習了法語,可她還是討厭。

雖是如此想著,徽音終究還是上前敲了門。等候良久,才終於有人開了門,是個小侍從,從長相上看,並不是外國人。

“請問姑娘有何事?”

“煩請通報,有陌生人來訪。”徽音有禮微笑,如此回答。

小侍從看起來不過十幾歲的年紀,聞言愣了一下,心中不免嘀咕都說是陌生人了,那幾個洋毛子肯見才怪!

“小杯子,是什麼人在外麵?”裡麵傳來一聲詢問,聽聲音是個年輕人,不過語調很奇怪,能將漢語說成這種調子,至少在大清很滑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