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鈺被那一巴掌打的耳朵“嗡嗡”做響,他偏過頭,憤恨的不去看自己的父親,這時候的他根本不明白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也根本不明白什麼叫“打在兒身疼在父心”這樣的道理。 甚至,沈尚書作為一家之主身上所背負的家族命運! 一奴不忠二主,他既然已經決定投誠與秦王,便不能也不會再與太子一黨牽扯不清。 隻可惜,造化弄人,時勢所迫! 打他,是為了讓他成長,也是苦肉計! 隻可惜,沈鈺並不明白沈尚書的一番用心。 沈尚書揮起傘骨狠狠一下子敲在了沈鈺的背脊上,冷聲道。 “逆子,跪下!” “父親…” “此事因你而起,你便應該負責,難道非要牽累你阿姐的一身幸福,牽累整個沈家你猜甘心麼!” 牽連阿姐,牽連沈家? 沈鈺腦子裡像是有什麼東西緩緩接上,想起沈君茹之前在牢房裡與他說的那番推心置腹的話。 原來…他的衝動竟連累了這麼多人麼? 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轟隆隆…”雷聲滾動,大雨在瞬間就傾盆而下,沈鈺膝蓋一軟便跪了下去,這一次,不是被父親逼迫,而是心甘情願。 父親說的對,他做錯了,理應由他自己承擔責罰。 雖然心裡還有不甘。 大雨傾盆而下,沈尚書便站在這裡,陪著沈鈺淋雨,也許,這是他唯一能的了。 “林兄,幼兒無知,還望林兄高抬貴手,放小兒一馬。” “沈大人和公子方才若是這個態度,不就好說話了?我要的不過是一個公道和道歉,你也妄想用一個幼兒無知便糊弄過去,你兒毀的,是我兒的仕途和將來!” 說話間,有一個俊俏公子,著一襲青色長衫,撐了把折傘快步而來,罩在林大人頭上,瞧著沈鈺和沈尚書,說道。 “爹,您這是何必呢,沈伯伯,沈賢弟,沒什麼大事,你們趕緊回去吧。” “沒大事?你二哥的手毀成什麼樣子了,你可有看到?” 林老爺怒喝一聲,抬手拍開林良笙撐著的傘,滿臉怒容! “爹,少年之間打架一時間分不清輕重,二哥不也將沈家公子給傷了?” “孰輕孰重,你看不出麼?” “可…可那也隻是二哥自己技不如人。” 林良笙摸了摸鼻頭,心裡有些替沈家公子不值,也覺得自家父親確實有些胡攪蠻纏了。 “好啊,技不如人,我看就是傷不在你身上,你是不知道痛,所以才在這裡說風涼話,有空在這裡憐憫旁人,不如去看看你二哥!你們才是親兄弟!” 林良笙倒也算幸運,沒挨林老爺的巴掌。 那跪著的沈鈺便沒那麼幸運了,新傷舊傷加在一塊,跪著還得挨雨淋。 “爹,可是…” “他愛跪著,便讓他跪!” 林老爺冷哼一聲,一甩袖子便轉身進入了大門,並斥道。 “關門!” 林府的大門在沈尚書和沈鈺麵前轟然關上,林良笙猶豫了一下,還是上前將手中折傘遞給沈尚書,說道。 “家父正在氣頭上,沈世伯千萬彆往心裡去,我會再回去勸勸家父。” “勞煩賢侄了。” 林良笙拱手與兩人作揖之後便快速轉身入了林府。 唯一讓沈尚書欣慰的是,沈鈺跪的筆直,並沒有因為林大人的羞辱而起身乾脆走人。 也許,經曆了這一著,他終將禪悟領透一些。 沈君茹乘著馬車趕到的時候,撩了車連,遠遠的看著父親與沈鈺的背影,一個站著,一個跪著。 這是她第二次看到沈鈺跪在林府前,上一世,為了將她帶回去。 她明明說過,這一次定不要讓沈鈺再受這等屈辱,而她卻沒做到! 心中惱恨交加,林良源,林良源!蒼天為何不收了你! “小姐,傘。” 冬梅撐了傘,扶著沈君茹下了馬車,而沈君茹卻從她的手中拿過了傘,說道。 “你在馬車上等著。” 然後便獨自踏入雨簾,一步一步走到沈尚書和沈鈺麵前。 她微微傾了傘,遮住了沈鈺,此刻的沈鈺渾身已經濕透,他抬頭看著沈君茹,雨水模糊了他的視線,張了張口,喉結翻滾,良久“阿姐”二字才脫口而出。 “爹,你回去吧。” “子不教,父之過,這個責我該與他共擔。” “爹…” 沈鈺猛然轉頭看向沈老爺,對他最後那一丁點怨恨也化為了烏有。 從小到大,沈鈺都沒有讓他費神過,尤其是這些日子越發勤奮上進,他甚至有一種,這小子將來一定會比他父親還強的自豪感。 怎麼好端端的,竟學人去打架了呢! 沈君茹低頭,居高臨下的看著沈鈺,她問道。 “痛麼?” 沈鈺的眼睛早就花了,也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他胡亂的點了點頭。 “痛。” “哪兒痛?” “這裡…” 他戳了戳自己的心窩,說不出的痛,不知為何,沒有緣由。 而後,隻聽沈君茹清冷的聲音又道。 “爹,我沈府是整個大乾的第一大世族,何須求人?走!” “君茹,皇後娘娘那…” 沈君茹笑了笑,打斷了沈老爺的話頭,說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隻要我們一家人心齊。” 沈老爺還想再說些什麼,忽然跪著的沈鈺身子一軟,直直的栽了下去。 “阿鈺!” “阿鈺!這是怎麼了?” “來人啊,快扶少爺上車。” 沈鈺昏了,被抬著回了沈府發了整整一.夜的燒,沈老爺和沈君茹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守在他額病床前,又是換藥,又是覆冷毛巾,就指著將他的溫度能夠降下來。 林良源隻不過是斷了兩根指頭,而她的弟弟沈鈺,卻險些陪上了一條命,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啊! 再說,這一切本就是林良源欠了她,欠了沈鈺,欠了沈家滿門的! 便是斷他兩根手指又如何! 她跪在一尊白玉觀音佛像前,雙手合十,喃喃道。 “菩薩在上,信女沈君茹,若阿鈺能夠平安脫險,信女願折壽十年,日日吃齋,日後必行善事。” 來來去去就這麼幾句,她卻在佛像麵前念叨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