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不能見死不救(1 / 1)

良寵 呆若萌 2205 字 11個月前

趙潤之的方法,算是徹底貫徹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世上每一個人都要靠自己的勞動才能存活下去。 但,這些難民都逃到了皇城腳下,他也建議,得先看朝廷有什麼動靜,然後才決定是否動作。 首先,這些都是皇帝的子民,沈君茹雖是女子,但也代表著沈家,做的好,那必有恩賞,可若是做的不好,便會招來非議。 沈君茹雖不想要那份恩賞,但也絕對不想牽連沈家招受非議。 討論間,馬車已經到了城門前,果然,早上打開不到一會的城門已經關上了,而且還加強了城門的守衛,來往人員已經不是仔細盤查那麼簡單了,而是將所有要進城的人都拒之門外! 沈君茹心中一陣憤怒,隨即撩開了簾子,看向守著城門的那些人。 “這都是誰的意思?” “聽說是上麵下的調令,說是為了阻止後麵的難民進城,這不將我們都關在外麵了麼,進不去了。” “今兒要是進不去,咱們怕是就進不去了!我本來是做小買賣的,家住城外,每天早上都得挑著這兩筐子菜走五六裡地進城去買菜,這些個菜保存期又不長,看來要壞咯。” 一個老伯歎息道。 “你這還好,賣不了菜至少還能回家,我呢?我就是去城外村裡看看我生病了的姨母,這下倒好,回都回不去了。” 像類似情況的還有很多。 沈君茹心中一陣憤恨。 “便就這樣都攔著麼?實在過分!” “那些難民很快就要到了,到時候隻怕場麵會混亂,再想進城可就難了。” 趙潤之語重心長的說道。 “民以食為天,若這個國家讓他們看不到生的希望,你覺得,他們會坐以待斃,還是奮起反抗?” 也許會有不想反抗,但大部分人在生死麵前,哪裡經得起慫恿? 這是大乾的災難,也是對大乾的考驗,不僅是對民眾,也是對當政者。 可若是在這時候,給他們一點生的希望,哪怕隻是一點點,也絕對不會讓遠道而來的他們奮起反擊。 當今聖上,會怎麼做? 鳳瑉這時候離開京城,實在有些可惜了,這時候,可是收獲人心的最好時機。 “趙先生,你方才與我說的計劃,非常可行,正好,前些日子我買了座山頭,正需要人手,你可否幫我一幫?” “沈姑娘心懷天下大義,趙某佩服,這個忙,在下定儘心竭力。” 看了看那不斷聚集在城門口的民眾,相信再過不久,逃難的災民們便要來了。 “進城之後再出來便不容易了…” 沈君茹微微皺著眉頭,看了看那些挑著的素菜水果,說道。 “那邊先不進城。” 說著,沈君茹直接從馬車上雙手一撐便跳了出來,對著那老伯說。 “老伯,你的菜可否賣給我?便以你往常賣的價格,可好?” “好,好啊,姑娘,真是太感謝了,太感謝了,賣不出去也是浪費了,便半賣半送,給姑娘吧。” “多謝老伯,但老伯也要養家糊口,給我優惠些便可。” 那賣菜的老伯可高興壞了,連兩個框子都送給了沈君茹,不能進城,這些個日子他都不用趕著來了。 一些其他小販有些眼紅,大著膽子跟沈君茹自薦。 “姑娘,您瞧瞧,我們這菜也挺新鮮的,姑娘可要來點?” 沈君茹點了點頭,說道。 “隻要優惠些,大夥的菜我都買了。” “優惠,優惠,必然優惠,這位姑娘可真是好心啊。” 一些挑著菜的民眾連忙說道。 現在的他們也許不知道,在災難麵前,再多的銀兩都換不來一頓溫飽。 更何況是那些失去了家園的民眾呢。 從淮南就算是最近的距離,逃難到京城,最快的速度也得半個月到一個月,可災情傳來才多久? 是當地官員的隱瞞不報還是傳遞消息時出了什麼差錯? 這等事,隱瞞不報便是死罪。 可若當地官員怕擔責,封鎖了消息,想要將事情壓下來,結果兜不住了才上報,這樣的可能性也不無可能。隻是這目前還都隻是沈君茹的猜測。事實如何,沈君茹不得而知。 “大夥兒賣了菜便快些回去吧,等會難民來了,官府會如何處置,可就不好說了。” “是是是,這位姑娘說的極是,看來今兒城門是不會開了,咱們還是趕緊走吧,萬一等會開始趕人,動了拳頭可不是鬨著玩的。” 眾人紛紛說道,而後便各自三無成群的離開了,城門前隻有零星幾個不死心,等待著開門進去回家的呢。 “沈姑娘,你買這麼多蔬菜瓜果做什麼啊?哪裡吃的完喲。” 趙夫人問道。 “等會難民來了,他們一路而來定餓的慌,又被拒之門外,我打算在那邊搭一個粥棚,先能幫一點是一點吧。以沈府的名義,想來就算聖上知道的,必然也不會怪罪。” “聖上不會怪罪,但就怕太子或三皇子的人,會挑事,趕在朝廷前麵救治這些難民,便是在打他們的臉。若再安一個惡意收買人心的罪名…” 趙潤之說出自己心中猶豫,到底是深諳為官之道的人,總能看不見旁人看不到的東西。 沈君茹說道。 “那也不能見死不救,再者,我不信難民至此,咱們聖上會見死不救,若真是如此,那…大乾便真的沒救了。” “沈姑娘,這話日後切莫再說。” 趙潤之忙做了個“噓”的動作,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話啊。 微微勾了勾嘴角,沈君茹輕笑出聲。 “我知道,後麵還會有難民陸續到來,第一批怕是無法阻止了,趙大哥,你可否幫我將後麵的難民帶到城外約莫二十公裡,一個叫桃源村的地方,當然,得提前說清楚,那隻是暫時收容他們,願意付出勞動者留下,若隻想趁機混吃混喝的,那裡不歡迎。” “我還有一個擔心,這麼多的人,若是被朝廷知道了,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朝廷最忌憚的便是臣子培養自己的勢力,雇傭訓練私兵,虎龍之塌,又豈容他人酣睡? “都是一群老弱婦孺,暫且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猜你喜歡:   ps:書友們,我是呆若萌,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