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他不配和我相提並論,連給我提鞋我都不要(1 / 2)

“1974年,我第一次在華國拍電影,就拿了天竺國國際電影節亞洲區促進聯盟獎。1980年,我贏了當年呼聲最高的倭國導演大翔丸,獲越國電影節金獎。之後連續三年,我打敗所有亞洲導演,贏得棒子國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上個世紀的歐洲的國際電影節,被譽為華國電影禁地。沒有一個華國裔導演能在這裡獲獎。但我,打破了這個現狀。從1984年開始我拿遍了歐洲各大電影節獎項!就憑這世界電影節的獎杯,你說我的電影,夠不夠有見解?夠不夠有深度!”

劉易斯·賈對著蔣芳質問道

此話一出,現場所有的學生不由對劉易斯·賈肅然起敬。

電影圈裡,也是有鄙視鏈。

拍院線大電影的,看不起拍手機小電影的。

拍頂級商業片的,看不起拍普通大電影的。

拍文藝片的,看不起拍商業片的。

米國的電影獎,都是頒發給商業片的。

它代表不了逼格,反而會讓有些導演嗤之以鼻。

認為拿米國人的獎,丟了自己的逼格。

劉易斯·賈則是站在鄙視鏈頂端的男人。

因為他獲得的電影獎,都是小眾的電影獎。

藝術圈裡,小眾就代表了高級。

王冉冉和蔣芳在劉易斯·賈的描述中,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對方的電影名字似乎有點與眾不同。

一開始以為對方是用什麼小眾文字,當電影名。

但得知對方是華國裔導演後,二人恍然大悟......

那根本不是什麼小眾電影名字,而是華國拚音!

看著ppt上的電影名,《LiuJiaFu》,《danShenhanweiwangRen》,《KuadiaodehuaGuoYidai》,《huaGuodebengKui》...

蔣芳試著拚出對方的電影名字“《劉家村寡婦》...《單身漢與未亡人》...《垮掉的華國一代》...《華國的崩潰》...”

王冉冉不由皺眉道“這些電影都是拍華國的啊,我們怎麼在華國沒有看過。”

蔣芳後知後覺,忽然想通其中緣由。

她的臉色,表情變得有些厭惡。

蔣芳拿起手機在電影影評網站上搜索了下,然後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