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波琳希娜做好治療後,何強帶著她去逛街,此時安娜已經對何強的醫術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覺得波琳希娜即使嫁給何強,也可以接受的,畢竟何強救了波琳希娜一命,不然會在痛苦中淒慘死去。
不過,儘管波琳希娜對何強的愛意日益增加,但是何強卻始終不敢接受。第二天一早,何強不顧波琳希娜的挽留,堅決地離開黃埔,趕回寧港。
到了寧港後,何強找到鄭穎,跟她說了創辦化工園區的想法,鄭穎聽了表示支持,說,這一套程序你早就輕車熟路,手續辦起來並不複雜,關鍵是要選好地方,不能留有後遺症。
何強點頭讚同。兩人一起去找王建,王建聽說要搞化工園區,有些犯愁,說:“那些從南方轉移出來的化工企業,排放怎麼搞都是難免有些汙染的。當年這些企業也曾經在南方是香餑餑,可是現在人家經濟發達了,開始重視環保了,它們就被清理出來。如果我們接手這些企業,隻怕到時候發現不對勁時,已經遲了,我們可沒有南方的那份豪氣,對它們說趕走就趕走。”
何強見王建不同意上馬化工園區,心裡也是咯噔一下,畢竟這個項目如果落實,最終還是靠政府那頭負責,如果一把手縣長不支持,或者陽奉陰違,那麼這個化工園區肯定搞不成功,弄得不好,還有可能出大問題。
就在何強沉默之際,鄭穎站出來說:“河東的化工園區,就是在何書記手上搞出來的,當時還得到了瞿秋平書記的大力支持,如今這個化工園區辦得紅紅火火,不僅升格為省級化工園區,每年給國家帶來大量財稅,而且也給當地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雖然有些汙染難以避免,但是在成立之初,我們就做好了充分準備,選擇了最合適的地方,執行嚴格的排放標準,同時跟各家進區企業簽訂環保責任書,目前看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王建苦笑道:“鄭書記,我可不是反對建化工園區,也知道這對於經濟發展作用明顯,我隻是擔心這個環保萬一做不好,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拿不得丟不得。”
何強點頭表示讚同。“老兄的擔心是對的。所以,成立化工園區是有先決條件的,一是要找到合適的地方,能將汙染風險降到最低;二是要引進專業團隊,對園區企業的排放,每天二十四小時進行實時監控;三是每個進區企業,都必須簽訂安全生產和合格排放責任書,一旦發現排放不合格,限期整改還達不到標準,一律停止生產……”
王建說:“聽你這麼一說,我多少有點底了。建議明天在常委會上討論這個話題,看看大家怎麼想的。”
何強當即表示讚同。
晚飯後,鄭穎來到何強宿舍,問何強怎麼突然之間想到要成立化工園區,這兩天看不見他,他是不是回河東了?何強知道自已跟夏氏集團老總夏連邦見麵的事情瞞不了她,索性就告訴她實情,承認自已去了一趟姑蘇,羅潔英幫他引見了夏氏集團老總,至於他後來從姑蘇去了黃埔,這事就不說了。
鄭穎聽了何強的話,臉色有些不好看,她幽幽地說:“原來你是瞞著我去跟羅潔英約會,難怪不讓我坐你的車。”
“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何強解釋道:“一開始我是想回河東的,隻是快到河東時,突然接到羅姐的電話,說姑蘇有個夏氏集團老總想了解河東化工園區的事,我當時心想,目前我在寧港工作,首先要考慮寧港的發展,怎樣幫助寧港農民脫貧致富,甩掉貧困縣的帽子,河東的發展自有家鄉的父母官去考慮。”
“由此我就想到,既然我們能在河東搞成省級化工園區,為了什麼不能在寧港再建一個呢。我就把這一想法跟羅姐說了,她很支持我的想法,還說,這次南方的環保動作很大,僅僅姑蘇,就將有上千家的化工企業關停或轉移出去,夏氏集團的造紙廠隻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羅姐提醒我要緊緊抓住這個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擇優挑選一批化工企業落戶寧港,將寧港化工園區轟轟烈烈地建起來。這樣,寧港的窮帽子在一兩年內就可以摘除了。我聽了這話,特彆振奮,就問羅姐能否約到對方跟我見到一麵?她說可以。這樣我就趕到姑蘇了。”
鄭穎聽到這裡,長籲了一口氣,說:“那你跟那位夏總談得怎樣?你覺得他的企業是否有引進的必要?”
何強說:“還好。夏總答應周末過來考察一下。夏氏集團是姑蘇排名前十的企業,它的造紙企業,投資規模肯定不小,至於環保問題,你也不用擔心,我跟他已經有言在先,排放必須通過環評,否則就進不了園區。”
鄭穎擔心道:“可是,成立化工園區方案常委會能通過嗎?如若通過,又放在哪裡合適?這個可都是未知數。你答應人家來考察,讓人家看哪裡?”
何強信心滿懷地說:“常委會通過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至於園區地點,我們還有幾天時間,應該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地方,至於具體建設方案,那是下一步的事。”
鄭穎點頭說:“要不我晚上先把這事跟王嫣然和傅紅玉透露一下,爭取她們的理解支持?”
何強高興地拍了拍鄭穎的肩,說:“知我者,鄭穎妹妹也。”
鄭穎紅著臉啐了一口,便轉身離開,去找傅紅玉和王嫣然她們做工作。
第二天的常委開得相當順利,代縣長王建沒有提反對意見,隻是對環保問題提出幾點疑問;常務副縣長範亦龍對經濟不是很懂,他是看大勢下判斷,因此,也沒有反對意見;至於組織部長傅紅玉和政法委書記王嫣然,昨晚已經被副書記、紀委書記鄭穎做了工作,直接表態支持;剩下的宣傳部長孔儒、人武部長海軍、統戰部長耿華山等三個常委,因為事發突然,也沒有很縝密的想法,最後都表示了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