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隻看結果,對其他數據不感興趣,隻用了十來分鐘,他發現四個批次的產品純度,最低的一批是98.15%,最高的一批竟達到了98.8%,這令他非常鼓舞!
當然,老楊更在意各批次的產品收得率和原材料消耗,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產品成本。四個批次的數據中,收率最低的批次為94.5%,最高的一批為96.2%,而各批次原材料消耗,跟該批次的收得率成相反的關係。
看完手中的表格,老楊將其遞給對麵的車間技術員老吳,“這是‘酰化’崗位采用新工藝的頭四批產品的各項數據,你看看吧。”
老吳雖然沒有完整的本科學習經曆,但他畢竟是一九七零年畢業的大學生,現在又是二車間技術員,所以,他對這張表格的關注範圍更加廣泛,不僅對每批次結果感興趣,對過程中的關鍵數據照樣看得很仔細,一旦發現有疑問的數據,還親自動手驗算一遍。從頭到尾看完這張表格,老吳足足用了兩小時。
“看完了,感覺怎麼樣?”
老吳顯得十分淡定,臉上沒有任何高興的表情,“跟前段時間的試驗結果差不多,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因為試驗就是在大設備裡做的嘛。”
“我認為結果相當不錯,如果以這幾次的結果推算,‘酰化’崗位的生產成本將下降一大塊!咱們是不是應該把這件事正式向廠裡做個彙報?”老楊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
“隨便,那就抽個時間向廠裡彙報一下吧。”
生產過程各項指標穩定以後,車間領導沒有彆的說法,方翰民自覺地把工作崗位搬回“酰化”工段,臨走時,出於禮貌,他要跟考勤員肖敏道彆,“任務完成了,我得回原班組,謝謝你這段時間的照顧!”
肖敏覺得很突然,“你又要回去呀?領導啥時候跟你說的?”
“領導啥也沒說,既沒讓我回去,也沒讓我留下來。”
“還是嘛,既然領導沒讓你回原班組,你乾嘛主動回去?”
“技改任務已經完成了,繼續待在辦公室不合適,我覺得還是回去的好。”
“什麼合適不合適的,隻要領導沒有發話,誰也說不出啥。”
“算了吧,人要有自知之明,難道非要讓彆人說出啥,或者領導發話讓我回原班組,我才回去嗎?那得多被動呀!”
“哈哈哈!”肖敏笑得一朵花似的,“方翰民,沒想到你這麼敏感,啥事都沒有,哪來的被動呀?”
“現在是沒有人說啥,誰知道哪天就被人在後麵戳脊梁骨。”
“你呀,想得太多了!就憑你為‘酰化’崗位工藝改造做出的貢獻,誰那麼沒良心?”
“談不上什麼貢獻,但願人們都跟你想的一樣!行啦,我還是回去吧,在班組待著踏實。”
肖敏戀戀不舍地看著方翰民,“好,希望你儘快回來!”
當方翰民拿著兩本書出現在“酰化”工段簡易辦公室的時候,老趙有些詫異,“秀才,你,有事兒嗎?”
“沒事,我回來了。”
“回來了?你是說......,你又回班組來了?”老趙有點不敢相信,他覺得方翰民為酰化工段做了那麼大貢獻,應該留在辦公室才對,怎麼又回班組了?
方翰民點點頭:“對,我又回來了。”
“領導說沒說,讓你去哪個崗位?”
“任務完成了,是我自己回來的,領導還不知道呢,所以沒讓我去哪個崗位。”
“哦,領導還不知道你回班組來了,”老趙想了想,“翰民,那你還跟我一起上常白班吧。”
“隨便,你讓我跟其他同事一樣倒三班也可以。”
“酰化工段這回把產品質量提上來了,生產成本也降下去了,你是我們的秀才,大家感激你還來不及呢,哪能讓你倒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