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新良說到做到,在第六天中午,再次來到老嶽父家裡,把這幾天托人了解到的情況,向一家人做了詳細通報。
肖敏的父母這幾天也沒閒著,他們都是紅星製藥廠的老職工,找到以前的徒弟或同事,很快就把方翰民的工作情況打聽清楚了。
綜合兩方麵信息,一家人各抒己見,肖敏的父母和兩個哥哥堅決不同意她跟方翰民處朋友,雖然他們也覺得方翰民的人品不錯,也很聰明,但他的家庭條件實在太差了!他掙的工資本來就比正式職工少,還要照顧老家,靠方翰民自身的努力,誰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在城裡安家落戶?
大姐兩口子對此不持觀點,他們認為肖敏的婚姻大事應該尊重她自己的選擇,人為乾預恐怕適得其反。但父母和兄弟的一句“我們也是為了她好”,讓肖梅和董新良再也無話可說。
知道家人不同意自己跟方翰民交往,肖敏當然很沮喪,但她本質上是個乖乖女,接了母親的班才有機會進入紅星製藥廠成為正式職工,她不能傷了父母的心,在以後跟方翰民的接觸中,有意跟他保持適當的距離。
肖敏暗自慶幸,當時幸虧沒有主動向方翰民表白感情,要是事情傳開了,現在又反悔,方翰民也許沒什麼,她自己可就丟人現眼了!恐怕都沒臉在紅星製藥廠繼續待下去!
......
“酰化”崗位工藝改進取得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廠,紅星製藥廠跟技術有關的部門和領導,在為二車間取得的技改成功感到高興的同時,他們也很好奇,憑二車間的技術力量,怎麼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技術突破?
特彆是人們最終得知新工藝的技術方案出自一位入廠一年多的臨時工之手,大家更是覺得難以置信,有人打聽到方翰民的來曆後,讚賞人事科侯科長為紅星製藥廠招了一名難得的人才,但更多的人質疑,“不可能!即使因為高考前夕耽誤了複習,成為落榜生,就算他再優秀,也隻是個高中畢業生,一沒受過高等教育,二未接觸過專業知識,怎麼可能提出這麼先進的技術方案?”
七十年代末的專業人士當然無從知曉,在方翰民的前世經曆中,生產對乙酰氨基酚的工藝技術已經發展到高收率、高純度和低汙染的綠色環保階段,在二車間剛完成的技改中,所采用的新工藝隻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分支。
有關領導的懷疑或好奇,過一段時間也就煙消雲散了,但周圍的同事們卻對方翰民刮目相看,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正式職工,現在主動跟他交往,畢竟因為他的貢獻,不僅改善了生產環境,還使酰化工段的獎金一舉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在二車間高居榜首,即使放在全廠比較,也屬於中上等。
不僅如此,車間技術員老吳千方百計跟方翰民套近乎,借著相互交流的機會,把二車間存在的其他技術問題拿出來探討,實際上就是向方翰民討教解決方案。一開始方翰民並不想跟老吳討論與他無關的事,他是酰化工段的職工,其他工段做得好不好,跟他有什麼關係?
誰讓方翰民一有時間就捧著本書消磨時間,儘管那並不是什麼唬人的“製藥工藝開發”,而是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但他給老吳留下了刻苦鑽研製藥工藝的深刻印象,特彆是酰化工段新工藝取得了巨大成功,老吳對方翰民的鑽研精神更加深信不疑。
前世的方翰民是RGP公司新藥創製中心項目主管,對技術交流本來就持開放態度,加上老吳到了不恥下問的程度,人家好歹也是車間技術員,在一個臨時工麵前主動降低姿態,這讓方翰民為之動容,他決定跟老吳認真討論,對於老吳提到的幾個技術問題,方翰民給出了他的分析和行之有效的建議,儘管老吳此後都把這些算作自己的功勞,並撈取了不少好處,方翰民也不在乎。
二車間有個鐵粉還原工段,同樣存在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問題,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在跟方翰民的接觸中,老吳試探性地論及此事,方翰民告訴他,鐵粉還原的關鍵,在於鐵粉的細度和攪拌工藝。
按照方翰民的建議對工藝條件和操作方法實施改進後,不僅消除了鐵粉還原工段的不安全因素,產品質量也得到顯著改善。
因為這項貢獻,老吳獲得了全市的技術革新標兵和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除了受到市級獎勵,紅星製藥廠還給他漲了一級工資。但是,老吳從未向方翰民道過一聲謝,在任何場合,隻字不提方翰民的貢獻。
因為老吳在酰化工段的簡易辦公室跟方翰民討論技術問題,有些職工當時就在場,雖然他們聽不懂方翰民的理論分析,但方翰民提出的工藝改進方法和實際操作建議,他們基本上都能聽懂。另外,這些職工認為,二車間那些技術問題存在三四年了,老吳一直沒有辦法解決,在跟方翰民交流探討之後,老吳就把問題解決了,這跟方翰民的建議不可能沒有關係。
事後,酰化工段的職工們為方翰民抱不平,他們罵老吳吃獨食,不厚道,把彆人的貢獻據為己有,“這人太奸詐了!哪有他這樣的?得到方翰民的幫助,不領情不道謝,還理直氣壯。”
“上級部門也是偏心眼,秀才對‘酰化’崗位的工藝改造,比老吳那些小修小補的貢獻大多了,卻隻得了個二十塊錢的車間獎勵,找誰說理去?”
“你們彆忘了,秀才隻是個臨時工,人家老吳是車間技術員,人和人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