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近中遠期規劃(2 / 2)

“無論當麵還是背後,外人說什麼都等於零,至少現在我還是紅星製藥廠一把手,隻要我同意的事,你就放心大膽去做,保證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對你的計劃內容很感興趣,會務資料完成以後,我希望第一個看到你的計劃。”

“不用說,肯定第一個讓你過目。不過袁廠長,我事先聲明,這個計劃隻是為了應付現場會的領導和來賓,並不是我想博出位,我這人隻想做實事,沒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奢望。”......

方翰民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寫了一份有關紅星製藥廠在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技術進步規劃,作為會務資料的一部分。

近期目標之一,在接下來的工藝技術改良計劃中,方翰民提出對一車間的老舊工藝進行改造。

一車間是紅星製藥廠的建廠基礎,雖然現在的產值利潤在全廠所占份額已經不足百分之三十,但這是紅星製藥廠的第一個生產車間。

一車間生產磺胺類藥物,因為投產時間比較久遠,其生產工藝已經相當落後,導致原材料消耗大,生產成本高,產品利潤低,生產環境惡劣,隻是因為一車間對全廠影響不大,也就沒有引起廠裡的重視。

在剛調到技術科工作的時候,方翰民奉命對全廠各生產崗位的工藝技術進行摸底排查,通過現場查看,他才知道一車間存在不少工藝方麵的問題。

現在,二車間的深度技改已經一步到位,以前麵臨的成本和環保壓力被徹底消除,方翰民認為,紅星製藥廠接下來應該對一車間的落後工藝進行徹底改造。

另外,紅星製藥廠現在的主打產品是兩種傳統老藥,難以適應企業長遠發展的要求,而開發新藥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和很長的時間周期,還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科研底蘊,這些條件,紅星製藥廠現階段一項也沒有。

為了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從現在開始,必須對產品的升級換代做準備,在不具備新藥開發條件的情況下,選擇一兩種專利即將到期的主流藥品進行仿製,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至於中期目標,方翰民認為紅星製藥廠在守住化學製藥技術優勢的同時,應該果斷進入生物製藥領域,這是一種全新的製藥工藝,最初產品包括幾種廣譜抗生素。

方翰民認為,紅星製藥廠的遠景目標是開展新藥創製,其中涉及高通量藥物篩選、大數據在新藥創製中的應用、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甄彆和利用等高新技術。

會務資料完成後,方翰民首先將其送到袁廠長辦公室,對於前麵的內容,老袁相信方翰民已經做了詳儘介紹,他草草看了一遍,就翻到最後的部分。

袁廠長一字一句看完這部分材料,對於其中的專利藥仿製和生物製藥等概念,他倒是在一些科技資料中看到過,但據他所知,國內同行尚未涉足這些領域。

至於會務材料中提到的新藥創製涉及的那些高新技術,袁廠長聞所未聞,什麼高通量藥物篩選,什麼大數據,方翰民這是在寫科幻作品嗎?

其實,有關高通量藥物篩選和大數據在新藥創製中的應用,還有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甄彆與利用,是穿越者經曆過的二十一世紀才興起的高新技術,彆說一九八零年代中期沒人聽說過,即使穿越前,方翰民也僅在牛津讀博期間初步接觸過這些技術,後來到RGP新藥創製中心工作期間,才對這些技術有了深入了解。

不僅紅星製藥廠不具備涉足製藥行業高新技術領域的條件,即使國內同行前幾名的企業,目前也無法生產技術含量高、療效顯著和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藥物。

但是方翰民認為,紅星製藥廠要想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堅決依靠技術進步,堅定不移地往這方麵發展,否則,企業的未來就沒有希望。

看完手頭的會務資料,袁廠長用內部電話把方翰民召到自己辦公室,“翰民,你坐吧,我有幾個問題想跟你溝通一下。”

隔著辦公桌,方翰民在老袁對麵的椅子上坐下來,準備聆聽領導的問題。

袁廠長在麵前的會務材料上拍了拍,“這份材料我看完了,前麵的內容如實反映了紅星製藥廠這幾年的技術進步曆程,和取得的成績,我完全同意你的說法。但是,後麵的內容讓我有一種科幻的感覺,你認為這些計劃切合實際嗎?”

老袁認為近乎科幻的技術,在方翰民的前世已經成為現實,並且已經在一定範圍內得到普及,但方翰民沒法向袁廠長解釋個中原因,他隻好故意裝糊塗,“近中期目標包括一車間的工藝改造、專利藥物仿製和生物製藥工藝開發,除了磺胺類藥物生產工藝改造勢在必行,其餘兩項計劃隻能說有點超前,還不至於科幻吧?”

“我要跟你溝通的,不是近中期計劃的內容,應該說你做的近中期計劃,不僅切合實際,而且雄心勃勃,很有想象力,真要變成現實,紅星製藥廠在一二十年內都可以高枕無憂!讓你到我這裡,主要想就遠期計劃中的內容進行溝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