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與會者找來椅子,圍坐在方翰民跟前,他們均來自製藥企業,其中兩位是受邀的大型製藥廠代表,另外三位來自小型製藥廠,因為沒有受到邀請,他們隻是慕名而來。
“請問幾位要跟我探討哪方麵問題?”寒暄幾句後,方翰民問道。
對方都是企業的技術負責人,他們向方翰民簡要介紹了各自帶來的問題,希望從方翰民這裡得到答案。
聽完對方的陳述,方翰民笑了笑,“諸位參加這次研討會,我相信都是衝著與會專家而來的,今天是會務組專門安排的互動時間,大家有什麼問題,應該向各位專家去谘詢,剛才離開的這位黃教授,就是會務組邀請的著名專家。我又不是專家,跟你們一樣,也是來自企業的工作人員,我恐怕給不了你們什麼幫助。”
“方先生,我們拜讀了你發表在《製藥科技》雜誌上的論文,在這次研討會上,又親耳聆聽了你宣讀的論文和有關製藥科技發展趨勢的報告,我們覺得你不僅有專家級的技術水平,而且跟那些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授和高級工程師相比,你這個同樣來自企業的專家更接地氣,對企業麵臨的實際問題更有身臨其境的體會,我們更願意跟你一起探討技術問題。”
對於來自兩名大型製藥廠同行的評價,方翰民一笑置之,“你們就彆給我戴高帽了,我不是什麼專家,跟你們一樣,也是企業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幾位想探討技術問題,我倒願意坐下來跟你們相互切磋,相互學習。”
幾位同行遇到的問題,包括環境汙染、三廢治理、產品質量、成本控製,等等等等,在討論過程中,方翰民以自己廣博的見識和淵博的學識,對他們的問題進行分析,並給予適當的建議。
雖然這些建議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但至少能使同行開闊視野,對於解決各自的問題具有啟迪作用。
因為部分參會者當晚就要離開,下午的互動時間隻有兩個小時,方翰民本來想去會場轉一圈就回賓館,沒想到又有幾名參會人員圍住他,懇求地說:“方先生,請坐下來跟我們聊一會兒吧,知道你時間很緊張,哪怕半個小時也行。”
這幾名參會者也是來自於製藥企業,他們向方翰民請教的問題,跟上午那幾個人大同小異,畢竟所有企業麵臨的問題,在大的方麵基本上差不多。
從八十年代初開始,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漸放開,各行各業各種類型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從全國冒出來。但是,這些企業最缺乏的就是技術力量,任何企業如果沒有技術作為支撐,都將是建在沙灘上的樓閣。
看著這些渴求的目光,方翰民跟他們找個地方坐下來,認真聽取了他們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希望能對他們的企業有所幫助。......
晚飯後,方翰民正在房間收拾行李,準備明天一早坐車返回單位。這時,聽見門外傳來敲門聲,方翰民走到門口把門打開,見門外站著個四十來歲的男士,“請問你找誰?”
“方先生你好!我想跟你聊幾句,能進屋說話嗎?”
“進屋說話?好、好吧。”
進屋後,對方自我介紹:“方先生,我是泰豐專科學校副校長,你就叫我老郭吧。咱們住在同一家賓館,我也是這次研討會的參會者。”
“哦,郭校長,你請坐。”兩人在圓桌前坐下後,方翰民問道:“郭校長,你找我有什麼事兒嗎?”
“是這樣,”老郭把他的來意說了一遍,“方先生,你能考慮一下嗎?”
原來,泰豐專科學校正打算升格為本科院校,他們正在籌建製藥工程係,想招聘一名德高望重的專家擔任係主任。方翰民此前寂寂無名,本不是他們的目標,但在這次研討會上,郭副校長恰巧發現了方翰民的才華,他覺得方翰民技術水平高,通過這次研討會,在全國的名聲將越來越大,老郭認為方翰民是合適人選。
這件事完全出乎方翰民預料,他沒想到還有這種事等著自己,“感謝郭校長的好意,不過,我恐怕會讓你失望。”
“方先生,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無論待遇還是工作條件,我們都會儘量滿足你。另外,我們那裡經濟比較發達,學校地處省城,外部環境比你現在所處的地方好多了!”
“不是我對你們那裡的條件不滿意,相反,你們那裡的環境和學校提供的職位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主要是我的條件達不到你們的要求。”
“你太謙虛了,像你這種高水平專家,如果能到我們學校就職,我們屬於高攀了。”
“郭校長有所不知,我沒有你們要求的重點大學碩士學位,不符合你們學校的招聘條件。”這既是現實情況,也是方翰民拒絕對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