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紅星製藥廠多少有一些技術力量。”
“海華製藥廠沒有你們這樣的技術實力,我們比不了啊!”林副廠長無奈地說。
“其實,有些技術如果本單位一時解決不了,可以從外麵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引進一些,技術引進不僅包括生產工藝,環保技術同樣可以引進,也許有人會說,環保技術隻花錢,不產生經濟效益,這個觀點是片麵的,從發展趨勢來看,不把環境保護好,到頭來什麼也沒有!”
二車間的現代化生產線,讓客人們開了眼界,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生產環境,林副廠長和田科長還專門跑到生產線的最後一道崗位,看看究竟有沒有“三廢”產生,結果讓他們很信服,“看來,采用新工藝,真能從源頭上消除汙染。”
離開二車間,方翰民帶著客人來到鈀碳催化劑製備工段,看見這裡的小型裝置和精密生產過程,客人們很好奇,老田邊看邊問:“方科長,這就是你在研討會宣讀那篇論文的試驗過程吧?”
“彆看這裡的裝置規模很小,但這不是做試驗,而是催化劑的製備過程。另外,我那篇論文的內容在車間生產線上,那涉及到鈀碳催化劑的應用,這裡是催化劑的生產工段。”
“方科長,為什麼不能把催化劑製備規模搞得大一點呢?
這麼小的生產裝置,是出於什麼目的?”徐副廠長在海華製藥廠管生產,從二車間到這裡,他一直在觀看,沒說一句話。
“我們這種催化劑,不僅非常貴重,而且十分精密,在大型裝置中生產,不能保證其質量均勻。事實上,因為用量極小,也用不著大規模生產。”
“這麼貴重的原料,這麼小的生產規模,其成品合格率一定很高吧?”
“幾乎百分之百合格,否則,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這麼說來,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一定很高。方科長,你們是怎麼培訓這些操作工的?”
“這種催化劑是我們自己在實驗室開發的,這些職工參與了當初的試驗工作,可以說是我們手把手教出來的。”
“哎喲,不得了!這種條件一般單位不具備。”
“其實也沒有什麼,在發達國家,企業研發跟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一樣,是整個國家的三大科研主體之一,隻要企業重視科研工作,就能培養出高質量的操作人員。”
眼看時間還早,方翰民又帶著客人們來到一車間的施工現場,見場麵有點淩亂,他向客人介紹:“這是我們的一車間,目前正在搞工藝改造施工,也是采用新工藝,淘汰舊工藝。”
廖廠長羨慕的心情溢於言表,“一般單位隻要能正常生產,不管成本如何,有沒有汙染,誰想到搞工藝改造啊!個彆企業也許有這種想法,但沒有技術,領導也不一定支持,最終還是維持原狀,紅星製藥廠既有技術,領導又支持,可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方科長,工藝改造要不要考慮投入產出比呢?”不愧來自經濟發達地區,林廠長的問題看似跟技術有關,其實是個經濟收益問題。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林廠長對工藝改造經過了深思熟慮。跟所有工程項目一樣,工藝改造也要講究目的和意義,真要是原來的生產工藝在各方麵都沒有問題,那就不能為了改造而改造,否則,不僅得不償失,而且是瞎折騰!
“林廠長的問題很有現實意義,工藝改造終究是要花錢投資的,改造後必然要有更高的收益,這件事情才有意義。所以,在決定是否對老舊工藝進行改造之前,一定要對新舊工藝進行分析對比,看其在環保、安全、能耗、物耗和設備條件等多個方麵有哪些收益,如果沒有明顯優勢,工藝改造就沒有意義。”
“方科長,新舊工藝在物耗和能耗方麵的分析對比,很容易看出生產成本方麵的優劣,其他方麵,比如安全環保和設備條件,怎麼反映出收益上的差彆呢?”
“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兩害相較取其輕。比如,某種工藝存在重大安全或環保方麵的隱患,以前甚至出現過事故,給企業造成很大損失,如果有一種新工藝可以代替舊工藝,能夠完全消除原來的隱患,即使新工藝在生產成本方麵不占優勢,工藝改造也是值得的。”
“方科長說得很有道理,即使舊工藝在原料成本方麵稍微占優,但發生危險的幾率很大,讓人提心吊膽,稍有不慎就會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這種情況下,也應該果斷進行工藝改造。”徐副廠長分管生產,他對生產隱患深有體會。
的確,現實中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用金錢衡量,有些事看上去無足輕重,不值得為之付出,一旦出現問題,才知道悔之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