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哪裡斷掉就從哪裡生根(1 / 2)

搖晃的馬車之中,唐伯虎幾次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開口道:“徐兄,你真的決定要出海,去尋找那個紅薯嗎?”

上次唐伯虎和徐經被李深說動,決定出海尋找紅薯。

不過在事情過後,唐伯虎的腦子冷靜下來,又對這件事產生了懷疑,畢竟紅薯隻是李深的一麵之辭,至於李深送給他們的紅薯乾,根本看不出原來的模樣。

所以唐伯虎對出海這件事,不禁產生了幾分動搖。

“唐兄,我知道你心中有懷疑,但你仔細想一想,李兄他有欺騙我們的理由嗎?”

徐經卻顯得十分堅定,兩隻眼睛直盯著唐伯虎問道。

唐伯虎聞言先是一愣,仔細一想也覺得有道理,他和徐經被奪去功名,滿京城不知道多少人在看他們的笑話,可李深不但救過他的命,甚至還給他們指出一條謀取官職的明路。

“我明白了,世人都誇我聰明,可在這件事,我反而不如徐兄你看得更清楚!”

唐伯虎這時長出了口氣道。

聽到唐伯虎的話,徐經卻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瞞唐兄,其實我和你一樣,冷靜下來也曾經懷疑過李兄,但後來我想明白了,與其這麼被動的等下去,不如主動放手一搏,哪怕最後失敗了,我也絕不會後悔!”

“徐兄說的在理,是唐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唐伯虎聞言一拍大腿,他被徐經的話感染,一時間也是熱血沸騰。

“哈哈~,唐兄言重了,你的懷疑隻是人之常情罷了,就算李兄知道,肯定也不會在意!”

徐經大笑一聲安慰道。

唐伯虎解開心結,出海的想法也更加堅定。

不過這時唐伯虎忽然又看向徐經,躊躇片刻這才再次道:“徐兄,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可又感覺有些唐突。”

“唐兄何必與我客氣,有什麼事儘管問!”

徐經大手一揮道。

他以前佩服唐伯虎的才華,趕考時一路同行,後來兩人一同入獄,也算是同甘共苦,現在他們又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徐經早就將唐伯虎視為至交。

看到徐經如此豪爽,唐伯虎不再猶豫:“徐兄你家財萬貫,榮華富貴享用不儘,為何偏偏一心要走仕途,甚至吃了這麼多的苦,依然不肯放棄?”

聽到唐伯虎的話,徐經竟然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道:“唐兄你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有彆人問過我,但我從來沒有告訴過彆人實情,不過對唐兄你倒也沒什麼可隱瞞的。”

徐經說到這裡深吸口氣,接著繼續道:“我們徐家的確十分富有,但有錢無權,就像小兒抱金行走於鬨市,遲早會引來大禍,所以我祖父當年不惜重金賄賂當時的王振,從而謀得官職。”

“竟然還有這種事!”

唐伯虎聞言也大吃一驚,他知道徐經的祖父做過官,卻第一次知道對方的官職竟然是靠賄賂王振得來的。

“這種事並不光彩,我祖父雖然重金求得官職,卻引以為恥,所以一直督促我父親讀書,希望讓我父親堂堂正正的考取功名,洗刷掉自己身上的恥辱。”

“而我父親也的確不負重望,二十六歲參加鄉試,一舉奪得應天府第三名,可惜第二年會試卻名落孫山,於是我父親更加發憤苦讀,希望下次會試參一舉高中,但卻因用功過度,最終嘔血而亡。”

徐經說到父親去世時,也是眼含熱淚,聲音悲痛的繼續道:“我父親去世時,才剛滿二十九歲,我祖父白發人送黑發人,悲痛欲絕,僅僅一年後也病逝了,一場科舉夢,葬送了我們徐家兩代人!”

“徐兄節哀,都怪我,早知如此,我就不該問這些!”

唐伯虎急忙勸道,語氣也十分自責。

“不!這些話其實憋在我心裡很久了,現在講出來反而好受了一些。”

徐經擺了擺手,勉強一笑接著又道。

“父親去世那年,我才十歲,後來被祖母和母親撫養長大,而我從小就立誌,要繼承祖父和父親的遺誌,讓徐家堂堂正正的取得官職,成為真正的官宦人家!”

“原來如此,徐兄孝心可嘉,也許正是令祖和令尊在天之靈的保佑,才能讓我們遇到李兄!”

唐伯虎感慨道。

“不瞞唐兄,我有時候也是這麼想的。”

徐經哈哈一笑道。

說話之時,他們的馬車也終於來到了李深的家門前,上次李深說要畫一張紅薯的圖像,本來徐經派人來拿就行了,但他和唐伯虎還是決定親自跑一趟,順便向李深告彆。

書房之中,李深也在出言安慰倒黴的倫文敘,好不容易考中狀元進入翰林院,卻因眼睛不好差點燒了皇宮大殿,這真是丟人丟到皇帝家了。

“經此一事,陛下對我肯定是印象大壞,日後肯定是仕途無望了!”

倫文敘垂頭喪氣的道。

進了翰林院也並不是高枕無憂,而是幾年後還要考核,合格後才能留下,稱為留館,也隻有留館後,日後才有可能進入內閣,否則就要發放外地為官。

“倫兄你也不要太灰心了,這次隻是意外,估計陛下也沒有真生氣,否則就不會讓你回家反省三日了。”

李深耐心的勸解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