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太子出城(1 / 2)

冬天的太陽總是遲到早退,酉時剛到,天色就完全黑了下來。

紫禁城文華殿,現在卻是燈火通明,朱祐樘一臉愁容的坐在大殿上,下麵劉健、謝遷、李東陽等重臣全都侍立兩旁。

“各位愛卿,大家都說說吧,短短幾天就有數萬流民入京,此事該如何處置?”

朱祐樘聲音低沉的向大臣們問道。

“陛下,流民入京,導致京城的治安大壞,流民與流民,流民與京城百姓的衝突不斷,導致死傷人數大增,臣請陛下下旨,讓各個衙門加強巡視,必要時出動錦衣衛,以免京城局麵崩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都禦史劉大夏這時第一個站出來道。

“劉禦史本末倒置了,流民入京,最重要的是安置流民,施以賑濟,否則流民吃不飽飯,自然就會鬨事,各個衙門再怎麼巡視,又怎麼能彈壓下數萬流民?”

刑部尚書戴珊立刻站出來反駁道。

“我當然知道要安置流民,可現在流民太多,朝廷一時間安置不下來,難道就隻能任由這些流民鬨事嗎?”

劉大夏卻冷哼一聲反駁道。

“可你不想著從根本上解決,隻去抓住皮毛有何用?”

戴珊也寸步不讓的怒道。

沒辦法,戴珊身為刑部尚書,京城的治安大壞,他不能把這個責任背到自己身上,所以隻能抓住朝廷沒能安置好流民來說事,當然這也是事實。

“好了,你們兩個吵來吵去有何用,難道吵兩句就能安置好流民嗎?”

朱祐樘氣的一拍桌子怒道。

“臣知罪!”

戴珊與劉大夏立刻躬身認錯道。

朱祐樘冷哼一聲,隨後看向劉健問道:“劉愛卿,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隻見劉健十分沉穩的上前一步道:“陛下,流民在短時間內大量湧入京城,才導致京城的治安大壞,所以臣以為,最好是想辦法讓流民出城!”

“這個朕也知道,可如何讓流民出城呢,總不能讓派兵丁驅趕吧?”

朱祐樘再次皺眉,流民無家無業,隨時都可能凍餓而死,這也導致流民的情緒極不穩定,隨便一點刺激就可能演變成大亂。

“流民入城,無非就是為了一口活命的吃食,朝廷隻需要下旨,將施粥的地點放在城外,那些流民自然就會出城,到時朝廷在城外搭建一些營地,用於安置流民就行了!”

劉健再次回答道。

這個辦法其實很簡單,隻是朱祐樘見到這麼多流民慌了手腳,所以沒能想起來。

“好辦法,劉公你親自辦這件事!”

朱祐樘聞言大喜道,這也是他特彆倚重劉健的原因,因為每當這種時候,對方都能替他分憂。

“陛下,將流民安置在城外,隻是權宜之計,京城儲糧眾多,就算不夠也可以從其它地方抽調,但也不能一直養著這些流民,日後還是要送他們歸鄉,恢複當地的耕種!”

劉健的表情卻沒有有半點輕鬆,而是再次提醒道。

朱祐樘聞言也是心中一沉,送流民歸鄉耕種,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要花費無數的錢糧。

比如流民回家的路費與吃食,而且回鄉後,還要給他們發放賑災的糧食,至少能撐到下季糧食豐收,否則這些流民肯定不願意回去。

而且這一切的前提是下一季的糧食能豐收,如果再遇到點大小天災,這些人到時還會來京城就食。

“這些事情以後再說吧,眼下還是把流民安置到城外最要緊!”

朱祐樘頭疼的擺了擺手道。

安置流民要花錢,可現在的關鍵是朝廷沒錢,畢竟大明這麼大的攤子,各個地方都要用錢,大明的國庫早就緊巴巴的,哪還能擠出安置流民的錢?

劉健也知道朝廷缺錢,所以並沒有多說什麼,帶著官員告辭離開,他們也要連夜處理流民的事。

等到大臣們離開後,朱祐樘捂著額頭坐在龍椅上,感覺身體前所未有的疲憊。

其實朱祐樘早就發現了,從去年開始,他的精力就大不如從前,每次朝會後,都感覺身體像是被掏空似的,而且還會經常頭痛,搞得他飯也吃不下,人也消瘦的厲害。

“陛下,太子來了!”

正在這時,身邊的近侍低聲向朱祐樘提醒道。

聽到寶貝兒子來了,朱祐樘總算是抬起頭,隻見朱厚照箭步如飛的走進殿中。

“兒臣參見父皇!”

朱厚照上前行禮道。

“皇兒不必多禮,你最近書讀的怎麼樣?”

朱祐樘看到兒子,終於擠出幾分微笑問道。

“啟稟父皇,兒臣最近在學尚書。”

朱厚照言語含糊的回答道,他隻說學尚書,卻沒說學的怎麼樣。

“甚好,身為太子,你雖不用像翰林學士那樣飽讀讀書,但該學的東西還是要學的。”

朱祐樘身體不舒服,所以也沒有細問兒子的學業,隻是出言鼓勵道。

“父皇,您是不是又頭疼了?”

朱厚照忽然上前關心的問道。

“老毛病了,皇兒不必擔心。”

朱祐樘擺了擺手,但對兒子的關心還是很感動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