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李子玉大堂舌戰群儒(1 / 2)

眾人默默無言,他們生怕說錯一句話又被李翊給懟回去。

“自靈帝以來,改年號為中平,而天下卻未得中正平和。”

“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異族時常寇邊。”

“蒼生困於水火,百姓苦不堪言。”

“而諸位皆是飽讀詩書的正人‘君子’,坐擁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卻縱容屬下欺壓鄉裡百姓。”

“寒不敢衣,饑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這便是天下百姓的生活現狀!”

話說一半,李翊便停頓了下來,沒有接著往下說。

因為凡是講大道理,一定要慢,學會適當停頓。

給足聽眾一定的消化時間,才能使你的話語顯得有道理。

“這些百姓本都是貧困百姓,隻因走投無路,被迫造反。”

“他們一路從青州殺到徐州,再從徐州殺到兗州,風餐露宿,拖家帶口。”

“所為的不過是一口飽飯可以充饑,一片磚瓦可以擋風雨。”

“若非情非得已,又有誰願意冒著誅九族的風險,舍棄家園,背井離鄉,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呢?”

“我聞前日民間出土了一塊碑文,上書‘天命已儘,黃天歸曹’的指引,此乃天意也。”

“曹公上順天意,下合民心,將這三十萬蛾賊一並接納,有何不妥?”

“諸公卻齊聚於此,妨礙大義,何也?”

李翊一套組合拳下來,又是大義、又是天意,又是民心。

這些恰恰都是古人最看重的點。

隻要你敢違背這三點,那便是政治不正確,要遭萬人唾棄的。

果然,這一番攻勢下來。

眾人再沒了最初的囂張氣焰,但麵上雖服軟,心中卻是不甘。

“縱然這幫賊人是迫於無奈,但是其數量龐大,萬一再反,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等萬不能冒此風險。”

有士人出言提議道。

“誒,是呀是呀。”

“……說得對。”

立馬,一群人都跟著附和。

顯然這才是最接近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嗬嗬,方才我已言明,這幫賊人都是背井離鄉,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

“如今曹公將之收納,使其得以安身,倘若諸位不奪去他們的家園,他們又怎會造反?”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隻要你們不欺壓百姓,誰會吃飽兒了沒屁事兒去造反。

衙署之內,鴉雀無聲。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目瞪口呆。

現在維持秩序的曹仁也好,還是主事的荀彧、荀攸也好,每個人都認真地聽著。

“子玉之言,真乃金玉良言也!”

荀彧微微頷首,對李翊的言論非常高興。

“不錯,李先生之言,堪稱是這堂內最響亮的話語!”

曹仁在一旁振臂高呼,不管他聽沒聽懂,他都要幫一幫場子。

畢竟這關係到他們老曹家的利益。

“三十萬蛾賊縱然傾心降服,那我這兗州要如何去供養他們?”

終於有人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

甚至可以說,這才是根本問題。

所有的氏族來此,就是擔心要他們掏錢掏糧,甚至可能會侵占他們的田地。

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這才是眾人團結一致,來此發難的原因。

“我兗州地少人稀,陡然接納三十萬降賊,隻怕用不到半年時間,我州郡倉稟將不剩一粒一粟。”

“屆時若再有他郡賊人來犯?如何對敵?”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對呀,如何對敵?叫我兗州官兵餓著肚子去打仗嗎?”

“就是就是,到時候曹操收納的這三十萬降賊可會知恩圖報,幫著我們去抵禦賊人?”

人性本就是自私的,眾人萬變不離一個錢字。

見李翊不答話,眾人隻道是他無計可施了,紛紛乘勝追擊。

“嗬嗬,小子莫要在此大言不慚。”

“如果你能憑空變出十萬石糧食出來,那這三十萬賊人我等舉雙手讚同其入兗州。”

“若是拿不出糧食,你便與那幫賊人一同滾出這兗州去!”

眾人蔑視地望一眼高台上的李翊,顯然這場舌戰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他們要反敗為勝,狠狠地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地為何物的狂徒。

“哈哈哈……”

李翊笑得合不攏嘴。

眾人一怔,忙問:“汝為何發笑?”

“……哈哈,我笑你等無謀,腦中少智。”

“誒,你!”

“哎呀呀,這個李子玉實在是太過藐視我等了!”

眾人恨得咬牙切齒,他們可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竟被這黃口小兒如此折辱。

曹仁在一旁拔劍喝斥:

“諸位安靜,勿生騷亂!”

眾人懾於曹仁武力威懾,這才漸漸平息了情緒。

李翊說話依舊慢條斯理,和緩平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