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萬人空巷,萬物皆可炒!(1 / 2)

程昱本人也清楚圍湖造田的好處,北方也並非沒有種植水稻的,隻不過規模不大而已。

不等程昱繼續思考,李翊已經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此次下江南,程司馬捎帶手在買一些雞、鴨、鵝、蛙一類的。”

“我自有大用。”

這……

程昱也明白李翊的用意。

種植水稻,可以順手養雞鴨蛙,能有效防患蝗災。

種植旱稻,則可以抗旱災。

但兩種作物都有自己的弊端。

首當其衝的水稻,圍湖造田工程浩大,要動用的人力與資源都是不可估量的。

而旱稻這玩意兒在北方雖然常見,但是不好吃。

李翊麵色不豫,沉聲道:

“如今剛過人禍,又逢天災,糧食緊缺,還管好不好吃?”

“等到酷夏一來,蝗災旱災齊至,莊稼絕收。”

“到時候老百姓要麼啃樹皮、要麼吃泥巴,還敢嫌棄旱稻可不可口麼?”

在李翊看來,程昱與現在的老百姓就是低估了這次災情的嚴重性。

他們都以為大旱不會一直持續,老天也不可能一直不降雨。

然而這次大旱就是一直持續,老天也是真的直到了七月份才開始下雨。

今年秋收之前就是很難收齊糧食了。

李翊雖然已經在著手培養百姓們捕捉蝗蟲,趁著它們還在發育期時,養成捕捉的好習慣。

但這也隻能在一定程度上遏製蝗災,饑荒。

真正要做到萬無一失,還是得保證水稻的產量。

湖泊中養的鴨子、青蛙,也都是蝗蟲的天敵。

即便到了蝗災最嚴重的時候,成萬上億那都是來者不懼。

“程某已知曉李司馬的用意,隻是此舉終究工程浩大,並且成本極高。”

“萬一有個差池,這裡麵的代價不是你我能夠承受的。”

程昱這話已是說的相當委婉,彆說他們兩個人承受不起失敗的代價。

就是讓曹操這個老板親自來拍案,也得思慮再三。

“程司馬不必再猶豫了,此事就按我說的做,一切後果李某自行承擔。”

“乾大事而惜身,等到事發悔之晚矣。”

“現在你隻管帶人去采購雞、鴨、蛙,不及成本,能買到多少就買多少。”

“且一定要保證在六月前在兗州境內,推廣、種植上水稻!”

呼……

眼見李翊決心已下,程昱也不好多加阻攔。

畢竟人家已經坦言敢擔責了,這時候自己再反對就有些不合適了。

程昱當即起身,朝李翊拱了拱手:

“既然李司馬如此有自信,那程某也不好拂先生的麵子……昱照辦就是!”

……

……

襄陽城,一方驛館。

諸葛雪等人已經成功來到了荊州。

送他們來的諸葛瑾已經去江東投靠孫策了。

現在的諸葛雪就是家中的長輩。

由於此前諸葛亮為了諸葛氏被曹家人帶走,作為長姊的諸葛雪時刻關心著自己的這位弟弟。

並且與他保持著書信聯係。

有時候聊一些大事,有時候也聊一些家長裡短。

總之得保持聯係,確認平安。

今天這封信,諸葛亮提到了用“鍋”炒菜的這個概念。

這種新穎的做菜方式打破了漢朝人傳統用“釜”蒸煮的概念。

諸葛亮信中的本意隻是單純為姐姐分享他在兗州遇到的新奇事物。

但諸葛雪卻對這“炒菜”產生了濃厚興趣。

諸葛家人人全才,廚藝自然也有涉獵。

她按照諸葛亮信中的描述,也如法炮製打造了一口黑鍋。

然後用油、韭菜炒肉。

最後的成品果然比之傳統菜肴香醇數倍。

“李翊,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品嘗著自己所炒的菜,諸葛雪放下手中筷子,口中喃喃自語……

知兵法、會韜略、善察人心。

就連廚藝都有涉獵。

很難想象李翊這個年輕人究竟經曆了什麼。

念及此,諸葛雪心中對諸葛亮的擔憂消減許多。

因為諸葛亮是家中天賦最好的,沒能跟隨他們下荊州拜入水鏡先生門下,實在是一件憾事。

起初,諸葛雪擔心孔明會被耽誤。

可現在看來,這個李翊的確是天縱奇才。

孔明待在他的身邊接受教益,或許對他的學識會有很大幫助……

“阿姊,是孔明回信了麼?”

諸葛蘭瞧見諸葛雪趴在窗邊入神,上前問道。

諸葛雪反應過來,將信遞給諸葛蘭看。

“孔明提到了他在兗州跟隨李翊的所見所聞。”

“韭菜炒肉?”

同樣作為老饕的諸葛蘭一眼便瞄中了信中提到的“炒菜”。

諸葛雪笑著將筷子遞給諸葛蘭,咯咯道:

“就知你貪嘴,我按孔明所言,如法炮製做了這道‘韭菜炒肉’。”

“你可嘗嘗可口與否?”

諸葛蘭立時食指大動,夾起筷子便捏了一把塞進嘴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