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溯流者,那應該清楚圜流是怎麼產生的吧”
周異提出自己長期以來的疑惑。
死光造就了死海,但這一現象是怎麼降臨地球的,他毫無頭緒。
“圜流爆發是一種滅世天災,我們不知道它是怎麼誕生,也沒有查到源頭。”
小夫依舊保持雙手抱頭的被捕罪犯姿態,繼續說著:“隻知道它以造光星為通道,用光作為介質來傳遞和擴散。這種高能輻射衝擊和氣體、固體或液體結合成運動的濁流體,所表現出的現象就是圜流。”
“麵對圜流,哪怕很多中高級文明也隻能逃亡,否則就會被湮滅和摧毀。不過要提前發現圜流爆發,對一個文明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既要發現得早,又要具有相應的認知基礎和技術儲備,實際上大多數滅亡都是突然發生的……”
周異打斷對方:“造光星,是對外輻射光和熱的星體”
“也可以這麼說。雖然它們內部種類繁多,顏色也各不相同,但基本外部特征是這樣。”
對方描述了一些它知道的案例。
經過一番確認後,周異腦內的迷霧被撥開了一些。
造光星指的是恒星。
死光通過太陽這樣的恒星傳播和輻射,所以能瞬間對地球完成全覆蓋,讓死海憑空出現。它與地球大氣層結合形成了外海,與地表的氣流、水分、塵土構建出了內海。
“不過圜流也不都是純粹的毀滅,至少作為溯流者,我們認為它也有積極的一麵。”
小夫說:“因為這樣的劇烈變化也會帶來新的機遇,尤其是對大多數文明世界而言。圜流中的能量和信息幾乎無窮無儘,如果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就可能在短時間裡突破既有階段,將文明推動到極高的層麵。”
周異冷冷說:“那做到的文明,你見過幾個”
對方一時間卡殼,隻能強自說:“理論上,理論上是能做到的,我聽其他溯流者說過。”
“那就是沒見過。”
“……”
理論和實際有時候就不一樣。
周異心想,我還覺得這地方隻要人多就能種地,要不是有農機兄弟,怕是現在苗都出不來一根。
他對溯流者的懷疑也進一步增加:“看起來,你們以圜流進入不同世界,對它卻所知很少。”
小夫有點不服氣:“我雖然不知道你是什麼樣的高等生命,但沒有人比溯流者更懂圜流。”
“圜流的價值就在那裡,不以對其認知的意誌為轉移。如果能用它,它就是強力資源,如果用不了,那當然就是滅世之災。”
“雖然缺少證據,但我們也有一個推測。大溯流者們認為,圜流爆發是因為高維文明的毀滅。”
周異頓時專注傾聽。
黑影小夫停頓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高維文明毀滅時會點燃持有的所有造光星,大量造光星同時引爆,製造出可以照耀億萬世界的能量,從而推動既有圜流劇烈爆發,通過光抵達並淹沒許多新世界。”
聽起來有點像是海上樂園的人造海浪。
隻是這海浪以恒星為燃料。
周異疑惑:“它們為什麼這麼做”
“無法確定。”
小夫表示:“高維文明本身就無法接觸,它們的舉動也難以用我們的視角理解,但這個推論也是有支撐點的。”
“像是圜流裡麵包含的信息流,有時候會變得非常龐大,但又並不均勻分布,這就有著明顯的人為乾擾痕跡。”
“再一個是圜流內的孔隙,這些孔隙原本是不應該存在的。但它們偏偏就以我們無法理解的形式出現,並且連接圜流覆蓋的不同世界,是非常奇特的空間泡。”
這個孔隙,就是破界者們所使用的暗域。
溯流者繼續闡述道:“那些孔隙背後,有無法被觀測的東西在運動和連接。”
“無法被觀測的那些物質或能量,起到穩定的坐標連接作用。在圜流強周期時它們反而會暫時無法使用,圜流的弱周期裡它們才最穩定。”
“如果說它們並不是自然形成的空間泡,而是被製造出的橋,那就好理解了吧。”
“高維文明毀滅前,將一部分文明遺產,不論是精神遺產、物質遺產還是保留的生命信息,通過圜流秘密轉移其他世界。”
“圜流強周期時,它們利用空間泡輾轉於各世界,圜流弱周期時它們為了安全會停用,於是就變成了破界者們能暫時使用的自然工具。”
“那些圜流中偶爾出現的龐大信息流,它們出現快,消失也快,就是因為在使用空間泡所造成的對外輻射和部分泄露。”
小夫的這個說法,讓周異茅塞頓開。
冬季破界者們才會出現,原來是因為這時候空間泡處於閒置狀態。
溯流者強調道:“大溯流者曾經一路追查空間泡和信息流,最終找到了高維文明出沒的確切證據。跟到後麵,它進入空間泡後直接進入一個詭異的泡世界,不論進入哪一個空間泡都是在原地打轉,很多年才得以逃脫。這已經算是很直接的警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