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是一個很精神的年輕人。他頭發很短,雙眼明亮,黑色外套與長褲均有係帶收口,腰綁皮帶,腳下是厚底布靴,一身軍官服倒是很像運動裝。
周異說:“坐。”
“謝謝您。”
對方筆直地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視。
周異則是翹起腿問:“你是哪個部隊的叫什麼名字”
“周先生,我是滅頂公大人麾下第二先遣隊的宣講官,劉照山。”
青年坦然說:“在對貝殼市居民宣講我方優待政策時,我被當地部隊襲擊後俘虜。”
搞宣傳口的。
周異嗯了一聲:“說說你知道的那個建築生命。”
“是。”
劉照山略作思索,而後講道:“那個異形是一座橋,代號「海弩」,原本是我方的一個戰略武器,搭建在我方的浮島上。”
周異問:“你們造島”
“造的。”
青年軍官說:“很多經濟實力強的地方,或多或少在造島。隻是有的在擴張既有陸地,有的是在死海上造浮島,各有優勢。”
周異一聽就懂:“浮島可以擴大海權,增加軍隊覆蓋範圍。看來雙河地區屬於積極進取的開拓派。”
“是的,周先生,雙河地區一直在爭取更多的優質土地。”
劉照山講道:“海弩原本是我方在死海上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它的最大作用是能發射炮彈。”
“海弩能提高強化炮彈的射程和射速,便於遠距離轟炸敵方本土。”
周異聽得有點疑惑。
強化炮彈他知道,這是用光印製造的高能炮彈,需要配套相應發射裝置,以及精準定位的瞄準設施。
優點是威力大,射程遠,破壞力可觀。
缺點是造價高昂,最便宜的也得數百光種才能造出一枚,對配套設備要求高,遇到針對性武器就容易失效。
用橋去發射炮彈……聽起來有點離譜。
周異表示了合理質疑。
劉照山解釋說:“之前的宣傳資料裡就大量的射擊記錄。”
“海弩就像是固定在浮島上的巨型弩機一樣,能對外發射強化炮彈,震懾周圍,發射成本很低。”
“這種戰略級武器都會對外宣傳,以增加己方影響力。作為宣講官,這部分資料我非常熟悉,不過我不是親曆者,那已經是40年前的事了。”
周異對前半句深有認同。
廢土時代的生存法就是絕不藏著掖著,有足夠的力量那就得亮出來,早用早享受。
比起玩逆境翻盤,防患於未然才是減少損失的更好辦法。
“它是怎麼爆炸的”
對於這個問題,劉照山麵露難色:“這方麵我也不是很清楚,因為並沒有詳細資料留存。既有文件裡描述,海弩在發射炮彈時發生巨大爆炸,整個浮島也因此沉沒。”
“死海異形失控,造成了這一慘劇。”
“事後軍隊進行了打撈,海弩損壞嚴重,隻有一截保持異形活性。經過一段時間修複,又換了一座浮島安放海弩。”
“試射階段海弩再次爆炸,第二浮島也同樣沉沒。這時候軍隊才確定,不是其他技術原因,就是死海異形本身發狂。”
“它具有破壞的本能,是一個定時炸彈,又無法移動。第二次爆炸後就沒有再做打撈,因為海底打撈和修複成本都極其高昂。”
周異看向青年:“你知道它沉沒的位置”
“知道,這個並不是機密,就在距離sh市以東700千米的死海區域。那裡已經變成一片寬廣的高壓區。”
周異頓時明白。
對方敢說這件事,就是因為這座橋在高壓區的海底。
高壓力場區域中不僅移動困難,機體防禦值還會受到永久性持續降低。呆在裡麵時間越長,機體損耗越大。
要從
不是滅頂公不想,而是不能。
周異不由琢磨。
自己有沒有辦法去搬這座橋
據劉照山描述,這座橋長受損後主體約長50米,橋寬17.5米。即使是這樣的一截殘軀,重量也非常驚人。
最大的難點,是如何將其從海底搬離高壓區。
周異召喚小夫、百裡公一起共商對策。
百裡公說:“常規需要打撈的專用大型船隻,雇傭機電城市就能做到。隻是那邊處於高壓區,怕是鋼索無法支撐吊起……這個需要詢問專業人士。”
溯流者卻表示小事一樁:“轉化為火種生命帶走就行,就是開銷大點。光輪井覆蓋範圍有限,難以做搜索,但既然知道具體位置,這就不是問題了。”
“準備足夠的光種就夠了。這就是圜流技術的魅力,在我們麵前重量完全不是問題……如果天人本體在這裡,照樣隨便收納。”
周異這次沒有讓它閉嘴。
他第一次有點感同身受。
這的確好用。
懂不懂什麼叫圜流技術啊
“具體怎麼操作”周異虛心請教。
“還是按照標準來,先用【光輪井】找到鎖定目標,然後再啟動【圜光儀】將其轉化為火種生命就行,沒有什麼不同。”小夫說。
周異心中頓時火熱了起來。
好機會!
滅頂公方絕不會想到,自己會趁著這節點過去打撈海底的橋。
之前攢的光種這下派上用場了,還好沒有亂用。
連帶著,周異看劉照山也順眼了起來。
“你見我,是想做什麼”
劉照山麵色鄭重,深吸一口氣:“周先生,請投降吧,加入滅頂公大人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