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渴望進步(1 / 2)

廢土開發日記 鹿人戛 3814 字 1個月前

幾日後,蕪湖高架橋二期工程正式完工。

翡翠城-雞頭鎮-沙港市被交通網路正式連接了起來。

通車當天,周異和沙海公過去碰了個頭,也去看看道路行駛狀況。

橋上是雙向四車道,空間很寬鬆。

整個沙港的車還很少,它們在高架橋的力量下四輪飛轉,輸送著三地的旅人和貨物。

沙海公看得喜不自勝:“周先生,現在這片地區的陸地運輸成本大幅降低。本地產出的雞肉、青蔥、豆子、蒲草等新鮮食物,就能迅速流轉,內部價格也能穩定在一個較低的範圍裡。”

“沙港地區的人口如今已經突破5萬,內部也要消化大量食物。現在我在增加香蒲、青蔥的種植區,擴大養雞規模,以匹配越來越多的食物需要。”

它指向橋上來去的車輛:“貴公司這邊員工也在持續增加,如今已經有3000多人,他們收入都很高。我那邊有酒吧、餐廳和浴場,都是中高收人群很喜歡的項目,恰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有大橋和廉價車輛運輸,讓他們也能更加方便來回。”

周異笑著說:“老沙,沙港地區在發展,你們那邊也得把收入提起來才行。”

沙海公頓時苦了臉:“不是我不想,我從打造這座城市開始,就想方設法想要把這裡搞起來,可惜自身能力有限,到現在也還是非常吃力……沙港市的產業太少。”

“我倒是有一個想法。”

周異問它:“外賣服務,你們有沒有考慮”

“外賣”

沙海公一臉疑惑:“那是什麼”

周異向其解釋道:“外賣,比較常見的就是食物和必需品。”

“比如說,今天有人想要吃燒雞和燉蘑菇,那沙港城市那邊就速製作好,然後送到翡翠城單元樓,或者大壩窗口工位上去。我們這邊的員工,大多在吃上花錢還是很大方的,不過專門的餐廳隻有沙港市才有,路邊攤對他們吸引力已經有限。”

“或者是,公司員工需要紙張和炭筆,他們現在已經習慣塗塗畫畫搞設計,當天沙港市就能送來。”

周異又說:“隻要在這邊留人,讓需要的顧客在這邊登記,然後由哨鳥帶著訂單回去,當天就能開車從沙港市送東西過來。兩地距離50千米,算下來也就1個小時出頭的路程。”

沙海公立即跟上了思路:“我得在翡翠城專門設置一個外賣預定點,然後配幾輛車來做這個事。”

它當即很有精神地和周異討論了起來。

隨著廢土開發公司員工增多——主要是幾千名光炱工人,產生的消費需求就足以養活很多人了。

周異的思路很簡單,刺激需求,儘可能為購買者提供方便,讓他們更容易、更願意進行消費。

外賣就是一個嘗試。

足不出門,就能吃上沙港市餐廳裡製作的美食,預定之後,想要的生活必備品就會送上門。

隻要習慣這種便利就很難再拒絕。

現在有高架橋加持,讓兩地運輸成本從未有過的低廉。

公司員工一個個也沒有後顧之憂,花錢起來也較為大方。

“周先生,我懂了。”

沙海公忽然眼裡閃過一絲光亮:“您這一手,就是快遞的一個變形。”

“也可以這麼說。”

周異點頭。

領海主們的確都有東西,一點就通。

“我這就回去立即組建外賣團。”

沙海公當即告辭,坐上強化車匆匆返回。

……

蕪湖高架橋情緒穩定。

它自己也頗為滿意:“你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讓我能履行交通職能。這才是我該做的事,這樣才對嘛。”

周異說:“那麼交通的事你多費心,沒彆的我就先走了。”

“等一下。”

高架橋忽然提出:“最近我在公共區學到了很多,雖然沒能和它們交談,但光是聽翡翠城、亞龍灣和瑪麗亞醫院的對話,也讓我覺得吃驚……過去我對世界的理解有些太狹隘了。”

“很多職能彼此都是相通的,世界的運行方式也是多樣而互有關聯的。”

“我為過去的自大頑固道歉,請你幫我向它們說一聲。”

原來是讓幫忙緩和氣氛。

周異表示沒問題。

他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高架橋會有這種改變。

“因為車輛開始在橋上奔跑。”

高架橋倒也坦誠:“過去我的意識是一條線,容不得有拐彎,但我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