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產業轉移(1 / 2)

廢土開發日記 鹿人戛 4461 字 1個月前

讓周異無語的是,在場的幾人,就自己最後知道製冷箱的事。

龔正滿臉歉意:“董事長,這事怪我,沒有及時向您彙報進展。請您責罰。”

還是千粟膽子最大。

她攤手說:“主要還是,董事長您一直在操心大事兒,轟炸雙河地區,開發飛行異形,破土光爆彈……這些小進步實在拿不出手。”

鄭陶也附和道:“大家隻是想要改造得儘可能完善一點,再向您彙報。”

周異也理解他們的意思,不過還是說:“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隻要是新事物,肯定會存在很多爭議和缺陷。不過那不要緊,隻要有利於大多數人的,就是好東西。”

眾人說是。

談及定價問題,鄭陶有些疑惑:“董事長,製冷箱其實可以沿用之前火焰杯的模式,交給珊瑚口這樣的機電城市,就能達成量產了吧”

周異搖頭:“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製造業。”

“過去是因為人口不足,缺少相關材料等客觀條件。但製冷箱本身材料簡單,核心是設計和配比,我們完全可以自主生產。”

“這有三個好處。”

他對其他幾人說:“第一是可以帶動公司,讓一部分員工學會基礎的製造加工,為未來相關產業升級打下基礎。隻有自己有加工生產經驗,才能進一步改進和創新。”

“第二是能消化新的就業人群。當前新移民越來越多,光炱大壩因為體量太大,如今也要控製工人規模,管理難度也變得很高。製造加工,能安置更多的勞動者。”

“第三是我們不能過度依賴機電城市,否則就會被變相控製和影響。我們必須有自主產業,雖然很多都得從頭開始摸索,但這樣才有未來。”

鄭陶聽得點頭:“的確。”

千粟目光犀利了起來:“董事長,我們要和機電城市脫鉤了嗎”

“還不到那一步。”

周異說:“隻是多一條腿走路,總不會是壞事。不管怎麼說,彆人始終是靠不住的,還得靠自己。”

到底是武器商人,千粟對於很多事的敏銳度很高。

“回到製冷箱的定價上。大家都探一探自己的看法。”

鄭陶第一個發表意見:“製冷箱的定價核心是製冷煤,材料成本15菇/1塊的話。按照日用消耗品的標準,原材料成本通常約占商品售價的30%—40%,我們對外定價應該是38菇—50菇左右,能確保有一定利潤。”

“這個價格算下來,每個月要確保製冷箱一直製冷,至少需要2280菇,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所以是否能夠大規模售賣,我其實是比較擔心的。”

“製冷箱很好,能長期儲存食物不腐敗,但就是貴了些。”

這也是周異比較擔心的一個點。

製冷和製熱不同。

後者是剛需,沒有取暖真的會在冬天凍死,日常燒水吃飯也是必須品。

火焰杯本身可以通過死海充能,後續開支很小。

所以不愁賣。

製冷箱卻更像是一種生活品質升級,至少對廢土時代的普通人是這樣。

千粟低頭沉思片刻:“董事長,我非常同意要有自主製造能力這一點。”

“能不能這樣,我們先將一部分製造加工的活兒,交給發展聯盟的其他成員。比如說,產煤產鐵又一直在造鐵器的鋼煉城。”

“那邊有現成的工人和加工地,我們隻要提供技術設計就行,最終生產流程交付給他們。由鋼煉城代為加工,也由它們對外售賣,我們隻是分成就行。”

“這樣變成了聯盟內部的利益分配,我相信鋼煉公會非常願意。至於價格問題,我認為不用擔心。”

少女語氣非常自信:“製冷箱普通人買有點困難,但有的行業非常需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餐廳,他們要冷藏食物,保持食物——尤其是肉類的新鮮。過去都是采用地窖和冰窖存放,效果不好,而且保存時間也短。冰窖還需要從外麵購買和運冰塊,價格比這貴很多。”

“然後是船上,這部分降溫也極其重要。長期死海航行,會導致船隻光印過熱過載,會有專門的船員負責處理降溫。”

“一般來說,船員會用濕布或蘆葦掛在門口和窗戶上,當風拂過潮濕的織物時,可以降低空氣溫度。或者是搖動風扇來降溫。”

“大型強化船和高級船,就有完善的降溫措施,比如購買專門的【低溫】光印。”

她耐心地講解著:“但數量最多的是中小型船,卻沒有那麼多的可用預算,所以這方麵也一直是一個難題。導致它們無法長時間航行,必須停下來降溫。”

“除此之外,保存藥品、製作冰塊、病患休養等同樣需要降溫。”

“把製冷箱賣給這些人,他們是不會覺得貴的,相比以前這已經便宜了太多。”

周異被她這麼一說,立即茅塞頓開。

確實。

雖然無法將製冷箱立即普及每一戶人家,但工作需要製冷和低溫的也不少。

“除去賣給這些人之外,我們還可以定製地下凍庫,供給一些專門組織。商人就不提了,據我所知,方士會、騎士團、工匠公所都需要冰窖,因為裡麵要存放很多特定的裝備和物資。”

“我們的技術讓冰窖成本大幅降低,定製和設計上加以完善,不愁客戶的。”

千粟笑著說:“公司現在可是有機電程序員,它們能夠通過程序計算設計,比起傳統方式可要快太多了。”

周異聽得頻頻點頭。

商業方麵,千粟的專業性沒得說。

周異當即聯係到鋼煉公。

聽了製冷箱的事,這位機電領海主不由大喜:“您真的願意將這一商品交給我們來製作和銷售嗎”

“當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