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得到民眾的認可和支持。”
“城內規費隻允許收取商戶,餘下的全部取消。”
“造戶入冊完成之後,對於生活困難者,要給予扶持。”
“一定要讓最底層的民眾,明白一個道理。”
“我們和彆人不一樣。”
“我們在,他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三縣人口過二十萬,隻有寥寥幾千人是真正的富裕者,餘下者才是一股龐大的力量,他們的信服和支持。”
“雖不能變成十萬精兵。”
“卻能打下穩定的基礎。”
“人口,並非局限在三縣。”
“兵部司給予了我掌控青州府以南的權利,原則上餘下五縣,我也有募兵的權利,兩位不要忘記了。”
“青州府南部,人口近五十多萬人。”
“若是人人願赴死,敢拚命。”
“半府之地,也能集齊不亞於任何一座九邊重鎮的兵力。”
許元勝沉聲道。
“底層民眾,有如此潛力?”
“人人願赴死,敢拚命。”
“真有這一日嗎?”
蔡遠禮臉色一變,大勝十三行省,每一個行省人口多則近千萬,少則也有六七百萬人口。
但一個西川重鎮,五十萬兵力,就能壓服一個近千萬的行省。
是為什麼?
因為並非人人都敢赴死,願拚命。
並非每個人都敢於反抗。
也並非人人都願意當兵。
普通人,很多很多。
但讓一個普通人,變得願赴死,敢拚命,那是何等難的事。
若真能做到。
確實憑半府之力,能夠集齊不遜於任何一個九邊重鎮的兵力,當然他也明白,都當兵不可能,那誰來種地,沒吃的,再多的人也沒用,何況老幼婦孺再多也沒有戰力可言。
但若人人願赴死,敢拚命,八縣五十萬人口,湊出十萬兵,還是勉強可以的。
特彆廣平縣城外聚集五千兵力的事,他是知曉並支持的,這麼短的時間聚集五千兵,還是主動參軍的。
他忽然感覺,十萬精兵之日,或許真的行。
霍山也看懂了,眸光忽然透著希冀和光亮。
許元勝隻是一笑。
人好聚,糧餉難湊。
除非大家不出青州府。
否則一旦離開青州府,走不出百裡,一準戰力就被糧草拖垮,而且兵多民就會疲,會耽誤很多農間勞作。
這也是九邊重鎮,需要大勝整個國力來供養的原因。
但最起碼能保證,真打到家門口,不被欺負。
“好,接下來衙門的事我會親自部署。”
“我會儘力保證廣平縣商路不斷,物資不缺。”
蔡遠禮沉聲道。
“多謝蔡兄了。”許元勝知道蔡遠禮明白了關鍵,養兵的財物也是重中之重。
稍後兩人就先離開了。
許元勝立即寫了一封信,走出去給了那位送信來的將領。
“許指揮使。”
“我們兵部司的兵都很敬佩你。”
“雖然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卑職還是希望你能一路順遂。”
那將領拱了拱手,稍後就帶著人上馬,急匆匆的離開了。
許元勝看了一眼天色,竟是漸漸浮白了,也就沒有再回南城府邸。
先安排人去了一趟天河縣和青山縣,讓許廣誌和許大彪以及姚森和方遠山四人過來一趟。
另外派人去城外把郝軍也喊回來。
然後就轉身回了屋。
看著掛在牆上的青州府地圖。
“三縣不管是人口還是財富,還是太少了。”
“養不了太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