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為天下,再謀萬世之福利(2 / 2)

其他幾人也都點了點頭,雖然不像許元勝頭頭是道,但好歹還能分的出來,治下民眾生活好了,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頭一批各地官員肯定還是家族和權貴子弟。

這和之前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但是往後,真正的底層民眾一旦有了參與私塾免費求學的機會,並有機會參與科舉,勢必會擁護南方朝廷,捍衛這來之不易的好處。

許元勝長舒了一口氣,感覺比一場大戰勝利,來的還有意義。

等散了會。

其他人就先離開了。

隻剩下許元勝和萬樹森,一並去了中都萬家府邸。

“元勝,你此舉是給天下黎民一個真正能參與科舉的機會,更給予原本無能力參加私塾求學的貧民一個學習的機會。”

“你此舉,會令原有的利益既有者的嫉恨啊。”

“不過。”

“此舉若能推進,無疑能讓你在下層民眾的心裡,再加深一步。”

“你這次是名正言順的站隊底層民眾了。”

萬樹森指出道。

“各大家族和權貴子弟,能夠放開了去當官。”

“這份好處給了他們。”

“總不能不給底層民眾一個崛起的機會吧。”

許元勝不以為然一笑。

“另外,有件事我要和你提前說一下。”萬樹森忽然變得凝重不少。

“老師,請說。”許元勝點了點頭。

“各大家族打算掌握一定的兵權,以及擁有自己的情報網,這一點你怎麼看?”

萬樹森沉聲道。

“若不能令他們滿意,怕是他們也不甘心為了當官,就付出家族利益。”

“可以給。”

“每個家族設立一個衛所,兵員在萬人,有各家派人執掌,但原則上一切要受限於朝廷,兵器,糧草有朝廷來發放。”

“朝廷還要安插一部分官員進行製衡。”

“告訴他們,南方朝廷不允許養私兵。”

“一切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至於情報網的搭建,前期僅限於商路方麵,不得用於內部監察,等確定能上的了台麵後,在對外方麵給予他們一些特權。”

……

“我想其他幾位總兵,應該也是這個意思。”

許元勝沉吟道。

南方不會允許,再有一家邊軍重鎮產生。

多一個自己,已是南方危機關頭,朝廷未立,各方製衡下的產物。

再多一個。

好不容易打磨的平衡,就會被打破。

顯而易見,軍政處到時候會塞人?

話語權這個東西。

是絕對不會給家族和權貴子弟,畢竟已經擁有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財富,再有兵和話語權,那就是請了一個太歲爺。

“好,這件事我來談。”萬樹森點了點頭。

“老師,家族要想長存,不是要剝削萬民,削弱朝廷,而是要一心拱衛朝廷,造福百姓,如此才能讓萬民歸心,朝廷放心。”

“萬家要做好帶頭作用。”

許元勝沉吟道。

“元勝你的意思我明白。”

“萬家當年未曾大舉染指朝廷內的位置,今日雖出世,也會做好自己的本分。”

“畢竟我已經在這個位置上了。”

“萬家再想再進一步,於我理念不合,於我萬家祖訓違背。”

“皇權哪有那麼好拿的。”

“現在也就是大勝分崩離析,未能統一,若是一旦再次統一,之前的那些皇子皇孫,不會有好下場的。”

萬樹森平靜道。

“老師明智。”

“限製皇權,開創軍政處,老師已經能名揚千古,留名史書。”

“再有反複,也是對老師名聲有辱。”

“學生也希望老師,始終如一。”

許元勝說道。

稍後許元勝就離開了萬府。

不久之後,南方朝廷就下發了命令,此舉不但是對南方,更是對應了天下。

“允許天下所有人參與科舉。”

“興辦私塾,允許適齡人員免費求學,凡無財力且能力出眾者,有朝廷資助科舉。”

“對於南方境內,私塾,醫館加大投放建設,儘可能做到一鄉一私塾,一醫館。”

除此之外。

還對於接下來的官員進行考核方麵,進行了細分。

比如半年一考核,考核的方麵等。

在正式公告上麵,並沒有特彆提出各大家族和權貴子弟,有些時候不特意提,反而會少很多矛盾。

上層的公告,該說的說了,就沒必要多餘追敘,否則隻會讓更多的人胡思亂想。

很快這項決策,頓時引起了南方境內乃至天下的喧囂。

一些老傳統,老學究們,紛紛提出抗議。

認為科舉就非天下人都應該做的事,當官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

商戶從商,底層民眾種地。

科舉當官,那是士族的事。

但這些聲音多數是北方。

南方各大家族和權貴階層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條件,也就默許之了。

但更多的底層民眾,卻是歡呼雀躍。

對於跳出階層,有當官的機會,是他們一生的期望,但現實讓他們沒有這個機會。

現在私塾免費,科舉不限製層級,能力出眾者還能得到朝廷資助。

對於他們無疑是一次鯉魚跳龍門的機會。

關於此舉是許元勝提出的,朝廷方麵也沒有隱瞞。

一時間。

許元勝在底層民眾的心裡,近乎不亞於給予了他們再造之恩。

一個個家裡恨不得掛上長生牌位,日夜祝福之。

……

許元勝在中都,第二日就拿到了朝廷給予的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的獎勵。

另外也派人送過去兩百萬兩銀子給予熊鯤。

兩百萬兩給予向天雷。

一百萬兩銀子給予候光耀。

算是北地一戰,邀請他們出戰的好處費。

而他從北地這一次獲取的好處。

金磚價值上千萬兩銀子。

精鐵達百萬斤,皆是非金銀能夠買到的戰略物資,已經一分兩半,一半送到了船塢,一半送到天河縣。

另外最後從廣德府官員和富戶手裡,搶掠的財物也達三四百萬兩之多。

加上朝廷獎勵的一千五百萬兩。

去掉給予熊鯤,向天雷和候光耀的五百萬兩。

他手裡還剩下兩千三百多萬兩。

“大人,戰損名單送來了。”

“另外按照你的吩咐,渭河平原一戰上的名單也收集到了。”

“若是撫恤上全部提高五成。”

“需要再行發放三百七十萬兩銀子。”

……

“另外按照您的吩咐,渭河平原上建立瞭望塔,修葺城樓,在八城之間建立官道,為歸順的大荒國族人建立集市,購置糧草等。”

“這一塊上我也上報了朝廷,卻隻是批複了三百萬兩銀子。”

“但按照大人您的標準,缺額依舊達兩百五十萬兩銀子。”

“這是詳細的造價。”

侯坤恭敬的遞過去兩份名單,心底苦笑,大人賺得多,這花的也忒多了,換成其他人早就揣自己口袋裡了。

“現在多付出。”

“未來收獲才能更大。”

“不管是戰損,還是渭河平原上,都是我們自己的事。”

“就按照既定的計劃去辦吧。”

許元勝平靜的簽下字,讓侯坤去提銀子。

“渭河平原上,還有熊家和向家,要不要……?”侯坤低聲道。

“不必了。”

“主導渭河平原的是我們青州府。”

“沒必要斤斤計較。”

“原本不指望朝廷出銀子的,畢竟朝廷早有說法,渭河平原未來數年都屬於我們三家所有,能給予三百萬兩,也解決了不少事。”

許元勝說道。

“是!”侯坤沉聲道,轉身待走。

“等等。”許元勝忽然喊住了侯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