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械所裡待了兩個時辰,看了不少全新的研發。
不得不說,陳昂和黃雷確實是可造之材,隻是火槍這一環節上做出了突破,他們立即就對火藥包進行了改進,沒有經過許元勝的提醒,就搞出了一個金屬殼的炸彈。
隻要一個拉環,撞擊,扔出去就能進行爆炸。
這他娘的,活脫脫的手雷,就這麼給搞出來了。
除此之外,他們對於火炮發射炮彈,也開始進行改進,一切都起始於撞針發射的機製。
最大限度的取締了點燃引線,使得整個發射環節足足節省了一半的時間。
等逛完軍械所之後。
許元勝也是心底很是感慨,怪不得民間一切發明都起始於軍方,集中了整個國家最優秀的人,最大的財力,權利的最大意誌。
觸類旁通下,就有很多天才能對於一些列現有的軍械,進行改進。
也隻有集中了朝廷最大軍備研發權利的軍械所才能做到。
其民間,也做不到,也沒有那個資源去做。
“加大對軍械所的支持。”
“包括吃食,住宿等方麵,若是八岐國沒有,就從境內調撥,另外把他們的家人也定期帶過來探探親。”
許元勝說道。
“是!”侯坤鄭重道,就剛剛那番成績,連他也感覺,怎麼獎勵都不為過。
他已經預見了。
下一場大戰,將會是翻天覆地的戰場變化。
“等剛剛那些全部就位。”
“我們也可以回境內一趟了。”
“想要大規模的改裝軍備,還需要大勝境內才可以,八岐國此地還是過於資源單一了一些。”
“儘快挖掘精鐵礦,煉出鋼材之後,除了此地自用之外,就立即拉回境內。”
“另外。”
“通過瞭望塔傳信給海無涯總兵,儘快對昌平國予以全部占領,並把精鐵礦拉回東南行省,進行煉鋼。”
“還有,把官路司調回境內,著手對於大勝境內的官道進行改進,要為鋪設鐵軌預留下空間。”
許元勝邊走邊是下達命令。
“是!”侯坤一一默記。
……
接下來幾日,八岐國方麵一如既往的熱火朝天,民眾暢想著未來的好生活,軍方則是瘋狂投入各自的運轉之中。
建造戰船,挖掘鐵礦煉鋼,擴大火槍生產等等。
此刻大勝境內。
當黑冰台獲取的那份用五千人的鮮血換來的信件,落到萬樹森手裡時,他明白了,大勝必須做出大的改變。
來借以適應未來的危機。
“萬兄,在我們大勝的西方,竟然還有如此強大的諸多國家?”唐晏廷也頗為震撼,若非此信出自許元勝手裡,他都以為是某些居心叵測的人,依大勝戰船和火炮為藍圖,進行誇大手法的描繪。
“其實元勝,早就西方了。”
“唐相,我們要承認,大勝乃至是前朝過於閉關鎖國,坐井觀天了。”…。。
“若非我方先有了火炮和車弩等。”
“我們真能出關主動發起滅蠻之戰嗎?”
“一場場戰爭打下來,得到一個結論,哪一方擁有強大的軍械,哪一方就能改變整個戰場,乃至是動蕩一國之國運走向的。”
“萬幸有元勝,真知灼見讓我們沒有落後太遠。”
“現在元勝他在八岐國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發展藍圖,並已經落地,那邊隻是嘗試,最重要還是在我們大勝境內進行複刻和推廣。”
“我們必須配合好。”
“亦如南方朝廷時,要再次給予不遺餘力的支持才行。”
萬樹森滿臉凝重,直直的看向對麵坐著的唐晏廷。
“我自是相信元勝。”
“但是萬兄,我們要做的事,可非南方半壁江山之地,且南方根基深厚,底蘊好,財力厚重。”
“這北地可完全不一樣。”
……
“現在這天氣,修路貫通南北全境,哪怕一條路筆直修下來,也是至少兩千多裡啊,更不用說不止一條,而要貫通大勝一京十三行省。”
“那是何等之龐大的動作。”
“另外還要開礦,挖掘鐵礦,修築高爐,開啟煉鋼,在沿海建立完備的軍械製造體係。”
“更要開通海上商路的國策。”
“這些都要海量的銀子和龐大的糧食為前提。”
“這簡直是一場席卷全境的大肆投入。”
“大勝扛得住嗎?”
“我們的民眾扛得住嗎?”
“剛剛穩定的官僚體係和各大家族,也會竭儘全力支持嗎?”
唐晏廷苦笑一聲,起身打開了虛掩的房門,很快就是一股冷風吹了進來,還伴隨著雪花飄進了房內,使得屋內的火盆都險些撲滅。
天象不允許。
體量太大了。
觸動的利益,太大了。
“等過完年嗎?”
“若是此刻北部蠻國攜帶數量眾多的火炮,進攻大勝辛苦建立的城防。”
“在我大勝東側漫長的海岸線,湧現出大量如此信上所繪製的戰船,我們的戰船能否拒敵於國門之外,我們要付出多大的犧牲?”
“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可就是大勝的罪人了。”
“我知道現在很難。”
“可活著才有希望,難點,總比到時候妻離子散,家園被炮火覆蓋,土地化為火海,城池變成廢墟。”
“我真應該帶你去看看八岐國。”
“我很欣然大勝在海外多了一塊地方。”
“但八岐國應該是恨死了我們,但他們隻能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我不想這樣的事,發生在大勝的國土上。”
“到時候是割讓東南行省還是江南行省,亦或是把京畿之地割讓出去?”
“不管是哪一塊。”
“我等都是大勝的罪人,過往所有的努力,都將成為笑談,史書的記載,將會用前所未有的惡毒字眼來針對當朝,針對我等。”…。。
萬樹森沉聲道。
唐晏廷有些觸動了,眉宇間忽卷忽舒。
就在這個時候。
忽然一個兵士頂著大雪,跑了過來。
“報。”
“東南行省海無涯總兵,有事上奏。”
過了沒多久。
“報,江南行省候光耀總兵,有事上奏。”
“報,西川重鎮熊鯤總兵,有事上奏。”
“報,滇南重鎮向天雷總兵,有事上奏。”
“報,兩江重鎮宋天德總兵,有事上奏。”
“報,平北重鎮薛泰華總兵,有事上奏。”
一封封信件,通過瞭望塔千裡傳信送了過來,整整六份書信。
當萬樹森破譯出第一份後,就發現其它五份竟是大同小異,內容幾乎近乎是一致的。
“大勝六家邊軍重鎮,全力支持大勝境內立即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革舊迎新,儘全力提高軍備戰力。”
“加上元勝送來的這份信。”
“我想。”
“大勝最強大的七家邊軍重鎮,一致認同的一件事。”
“這是在大勝邊軍曆史上,第一次如此罕見一致的做一件事吧。”
“若是先皇在世,看到這七封信,也有且隻能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吧。”
“唐兄,還要猶豫嗎?”
“兵權在手,這個天下就隻能按照我們的意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