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在陳國時瘦了一些,頭上紮了一個不太適合她的發髻。
她又在為了活下去而委屈自己。
他的心也跟著痛苦地蜷縮在一起。
季春和慢慢的露出身形,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她自己都不曾發覺的忐忑。
本不該如此的,在他身邊時她最是快意瀟灑。
季春和穩住心神,目光平和語氣平靜,“是陽城那邊的風俗,大師恐怕沒聽過,這是我娘親自己跟我講的。”
雲恒因通過和不悟的交談,知道不悟和他兩人誌趣相投,都不在意世俗之見,因而並沒有發現兩人的異樣。
雲恒因赤子之心不在意這些,可今日若是雲玠在場,季春和這異樣的反應一定會引起他的懷疑。
不悟看著帶著包公麵具的季春和,低頭淺笑。
“這個習俗,當真妙極。”
季春和附和點頭,她並不能確定不悟認出了她沒有,畢竟不悟遊列各國,肯定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自己與他相處不過幾日,他未必能記得她。
“今日與兄相見,實在是恒因之幸事,也感謝閣下為我解惑,非惟觀世音,我亦遊其中,在下受教了。”
眼見雲恒因和不悟道彆,季春和也終於鬆了口氣。
為防夜長夢多,季春和根本不敢耽誤,連忙跑出去為雲恒因收拾馬車。
雲恒因戴上闈帽
,和不悟道彆。
不悟看著匆匆跑出去的季春和,想起了自己剃度前和師父的一次對話。
“你可想好自己的道了,是為一人還是為眾生?”
“為眾生,更為一人。”
“這樣的道,古來未有。你可知,你所選的道,是一條注定兩難的路?一朝行差踏錯,便會遭到兩方的責難。這樣的路不會有人理解。”
“我明白,師父。可弟子難以忍受她深陷囹圄,她也是眾生。師父可是覺得弟子這樣選擇太過自私了?”
“為一人,或是為眾生,是一樣的。救人不分大小,都是自己的因果罷了。你既然願意承擔著因果,便順意而為吧。人活著,最難的便是順意,所以如果可以,便不要為難自己。”
······
季春和收拾好了馬車,等著雲恒因上車回雲府。
雲恒因看著她跑前跑後的樣子不禁失笑,他拉住了季春和搬凳子的手,歎氣道“我習慣了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你來到我身邊可要適應一下。”
“我適應······不乾活嗎?”季春和一時有些弄不清楚他的意思了。
雲恒因挑眉笑笑,讚同的點點頭,“是這個道理。畢竟我不習慣彆人這樣事無巨細的伺候,也隻能勞煩你習慣了。”
季春和呆呆的看著他,一時心中五味雜陳。
這樣的人,是怎麼養成的?不想讓她忙前忙後,卻來跟她說什麼勞煩,這般為人,實在是······
季春和勉強一笑,也不敢真的相信,便說道“公子快上車吧,都已經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