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瑤抿唇,“阿奶,我想去祭拜阿爹。今天是他的頭七。”
頭七是古人很重要的儀式,但張老爺子病重在床,家裡人都忙著種地,哪還顧得上死人。
張婆子不是不惦記兒子的,可她連自己的未來都迷茫著呢。
她沉默在前麵走著,算是答應了孫女的要求。
張明禮是死在外麵,他不能入祖墳,他的墓被修在兩座山的夾縫中,不遠處還有一條小河,也算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張希瑤的母親跟他一起合葬,算是生同衾,死同穴的最佳寫照。
新墳剛剛定型,一陣雨後,青草冒出了頭。墳的四周卻是密密麻麻的紅蘑菇,顏色有深有淺,像一把把小傘。
張希瑤走過去,看著漫山遍野的紅蘑菇,采了一顆,放在鼻端聞了聞,一股清香味兒。
張婆子一回頭就看到孫女手裡的蘑菇,以前老三兩口子在的時候,阿瑤從來沒上過山,不認得蘑菇也很正常,她蹙了蹙眉,“這種蘑菇不能吃,有毒的。”
張希瑤點點頭,沒說什麼,將蘑菇放到地上。
張婆子從背簍裡掏出一遝紙錢,又從懷裡掏出火折子,將紙錢點燃。家裡錢不多,她隻能用最簡陋的黃紙。
張希瑤看到這一幕,原來阿奶早已想過來燒紙。怪不得她沒費什麼口舌,阿奶就同意了。
張希瑤跪下來給張明禮夫妻磕了四個頭。
她沒有起身,而是開始自顧自講話,“爹娘,女兒不孝,自你們走後,我一直渾渾噩噩到現在才有時間陪你們說話。我這幾天過得很不好。前幾天有個道士來家裡胡言亂語,說我克父克母,大伯娘想把我嫁出去,你們一定要為我主持公道。”
站在邊上的張婆子蹙眉打斷她,“阿瑤,你彆胡說。這事還沒有定下來呢。”
張希瑤沒有看她,自顧自說道,“爹娘,沒有你們,我到哪都過不好,我自己倒是無所謂。可是自打你們走後,阿爺就病了,你們地下有知一定要保佑阿爺,讓他快快好起來,一定要長命百歲。我嫁出去,阿爺要是沒了,那道士肯定會冤枉我阿奶克子克媳還克夫,到那時阿奶怎麼辦?!”
張婆子瞳孔驟縮,心臟劇烈跳動著,臉色慘白,一動不動愣在原地。孫女都能想到這些,她能想不到嗎?可是老頭子是心病,她又有何辦法!
張希瑤依舊沒有回頭,“爹娘,我不想嫁人。我嫁了人,逢年過節,誰給你們燒紙,誰給你們擺供果。你們在地下不得被人欺負死?一想到這些,我恨不得立刻去下麵陪你們。”
張婆子眼圈通紅,側過身體,偷偷擦了擦眼淚。這孩子是有孝心的,不枉老三兩口子如珠如寶寵著她。
“阿奶,我不想嫁人。我將來要招個男人入贅,給我爹娘承繼香火。不讓您孤苦無依。”張希瑤不知何時站起來,一隻手緊緊握住張婆子的胳膊。
張婆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像天降橫財降在她麵前,腦海一陣眩暈,她雙眼放光,緊緊握住孫女的胳膊,“當真?”
“當真!”張希瑤上輩子學的是金融。在她眼裡,這世上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錢來衡量。
張婆子之所以會叫姑娘賠錢貨,其實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因為這年頭隻有兒子才能給張家傳宗接代。女兒總歸要嫁出去的。她想要留在這個家,就得為這個家族延續香火。男人娶媳,女子招贅,都是渠道之一。
張婆子高興過後,緊接著眉頭緊鎖,“不行不行!咱家現在沒錢又沒地!你大伯二伯不是娘親生的,一旦你阿爺……奶就壓不住他們了。他們可不會給你招贅。”
現在他們聽話,那是因為有老爺子鎮著,孝字大過天。可一旦老爺子沒了,她這個繼母就得看繼子臉色過活。
張希瑤點點頭,隊友腦子清醒,對她來說可喜可賀,她歎了口氣,“阿奶,當然不指望他們,咱們可以自己做吃食到東京賣。我聽爹說那邊特彆熱鬨,人很多。那些小販賣的吃食還不如娘做得好吃。我娘會做的菜,我全會。”
張婆子麵露遲疑,“你娘做菜很一般啊。”
原身母親是秀才之女,嫁進王家前七年就一直負責灶房。全家人都知道她的廚藝。後來張明禮到縣城讀書,帶著媳婦和女兒一起去了,但原身母親的廚藝大家還是知曉的。
張希瑤拿她當筏子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原身母親識文斷字,陪嫁就有一本食譜,這在全村是獨一份。她歎了口氣,“阿奶,其實我娘會很多菜,做得很好吃。你們覺得一般,是因為想把菜做得好吃,就得舍得放調料。咱們家為了供爹讀書,我娘把嫁妝都填進去了,哪有錢買調料。但是我娘做的菜是不是比你們做得都好吃?”
“這倒是真的。”張婆子都承認這點。可這麼大的事,她一個婦道人家也沒法做決定,“我得跟你阿爺說。”
張希瑤當然不能答應,“阿奶,阿爺除了我爹還有兩個兒子,他不怕死後無人承繼香火,可你和我爹不行。既然你一時半會兒下不了決定,不如就問我爹吧。”
張婆子下意識看了眼兒子的墳頭,“怎麼問?”
死人還能說話?!
張希瑤走到剛剛采蘑菇的地方,撿起地上的紅蘑菇,“阿奶,要是我把這個蘑菇吃了,死不掉,你就答應我的要求。要是我死了……你就將我跟我爹娘合葬吧。我們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
說完,她不等張婆子反應直接將紅蘑菇塞進嘴裡,這可把張婆子嚇了一跳,這可是毒蘑菇。
他們這兒有個民謠是這麼唱的: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後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全村都來吃飯飯。吃飯飯有傘傘,全村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大家一起風乾乾。風乾乾,白杆杆,身上一起長傘傘。(1)
前些年鬨饑荒,整個開封顆粒無收。窮苦的百姓全跑進山裡找吃食。野草樹根都被百姓挖走了,隻有漫山遍野沒人要的紅蘑菇。他們家前麵的良子他爹太餓了,哪怕那些蘑菇有毒,他還是吃了,然後就死了。
從此這民謠深入人心,十裡八鄉沒人敢碰這種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