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章 張大明白(2 / 2)

也不能不詫異,殿內一看就剛剛經過毆鬥,地上還躺著三個太監呢!

壓下心中的疑惑,朝馬文升頷首為禮,朗聲道:“陛下,剛剛接到帶管廣南西道,湖廣按察使陶魯的奏章,征剿瑤僮不利,土官多有推諉不肯效力,陶魯奏請調狼兵圍剿瑤僮,還列上了需要的軍馬錢糧數目,請陛下過目。”

張驥緊挨著馬文升,不懂就問,“馬尚書,瑤僮是啥?很能打很厲害嗎?”

馬文升寥寥幾句,張驥才知道瑤僮實際上是瑤族,侗族,壯族的古稱。

隨著劉健繼續說,張驥明白了,西南地方有瑤僮作亂,而同為瑤僮出身的土官根本無力征討。

而流官,也就是朝廷委派的官員勢力太小,連土司都擺弄不明白,一遭遇瑤僮作亂,除了等死就隻能跑路。

土司必假我爵祿,寵之以名號,乃易為統攝,故奔走唯命,若朝廷調遣繁多,則急而生變,恃功怙過,侵擾益深。

除朝廷征調導致反抗外,土司因獲得朝廷的保護,並逐漸掌握與官府打交道的方法,平時借多征稅收而自肥,條件具備時則逐漸坐大,甚至憑借掌握的土軍分裂割據。

劉健最後的話語,則是一句民謠。

“官府隻愛一張紙,打失地方兩千裡。”

朱佑樘麵上很不好看,但現在不是計較麵子問題,等劉健說完了,緩緩開口:“劉愛卿,內閣是個什麼章程?可有應對之策?”

劉健躬身道:“陶魯的策略可行,之前也有過征調瑤僮狼兵的經驗,隻是靡費錢糧,這個度不好掌握,也有讓土司坐大之嫌。”

張驥聽了劉健的言語,一個勁搖頭。

他雖然不是鍵盤俠,鍵政家,但是畢竟受過網絡資訊的爆炸洗禮,劉健這個大學士的想法,歸根結底還是綏靖。

以土製土,到頭來必然會形成瑤僮尾大不掉之勢。

朱佑樘正鬨心呢!

看到小舅子在那邊搖頭晃腦的,晃的他眼暈,隨口問道:“建昌伯可有話說?”

朱佑樘的本意是委婉的讓張驥消停,但卻讓張驥以為皇帝姐夫是真的問他呢!

張驥大嘴一張。

“陛下,劉大人說的隻是治標而非治本,久而久之必成地方割據之勢,微臣覺得不如改土歸流,逐步的取消土司世襲製度,任命有任期可以調動的流官,然後進行戶口清查,土地丈量,稅賦核實等等舉措,強化對地方土司的管理,打破原有土司的蠻不出峒,漢不入境的舊習。”

朱佑樘隻是隨口一問,沒想到張驥會說出如此有見地的言語,頓時來了興趣。

即便是劉健和馬文升,也非常詫異的看著張驥。

都知道建昌伯不學無術,橫行不法,卻從未聽說建昌伯肚子裡有貨啊!

朱佑樘越想越覺得張驥的話有道理,但也有不少的難處,不禁追問道:“如今蠻莫生亂,瑤僮作亂,朝廷無力征討,不依賴同樣瑤僮出身的狼兵,又該如何?”

張驥脫口而出,“種菜啊!種花家彆的本事沒有,種菜第一流。”

隨即知道這是蹦出了網絡用語,急忙改口道:“就是遷移民眾充實地方,大西南無主的土地多了,可以遷徙彆的地方的民眾過去開墾土地,頭三年五年都不用繳納賦稅,官府還給地契,多方扶持,比如免稅之外還可以貸款給他們買種子,耕牛,天底下吃不飽飯的窮苦人多的是,這樣肯定能吸引一大批人移民過去實邊,再加上砍掉宣慰司,一定可以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